每一项检查完毕,都有工匠高声回应“正常!”。
随着最后一项检查完毕,素月深吸一口气,转身向观测台方向躬身一礼,然后毅然决然地,带着两名最得力的助手,登上了吊舱。
皇帝的心,也不由自主地提了起来。尽管蓝图来自系统,理论他早已熟知,但亲眼见证这超越时代的造物即将升空,那种震撼与期待,依旧难以言表。孙承宗等人更是屏住了呼吸,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开始充气!”素月的声音透过扩音筒传来。
只见巨大的气囊顶部阀门打开,特制的、比空气轻许多的氢气(通过改进的硫酸与铁反应法大量制取,并经过初步纯化)开始注入。庞大的艇身缓缓变得饱满、紧绷。
“系留索准备释放!”
“升降舵角度设定!”
“推进器,低速运转!”
在无数道紧张目光的注视下,“凌霄一号”巨大的身躯开始轻微晃动,然后,在低沉的螺旋桨嗡鸣声中,它缓缓地、但却坚定地脱离了地面!
一尺……一丈……三丈……十丈……
巨大的飞艇如同挣脱了大地束缚的神鸟,平稳地向上攀升,投下的阴影逐渐扩大,笼罩了部分场地。观测台上,包括皇帝在内,所有人都仰着头,张着嘴,被这超越想象的景象深深震撼。
飞艇升至约三十丈(近百米)的高度后,开始平稳悬停。随后,在素月的操控下,它开始进行前后移动、左右转向等基础机动。
其操控性远超之前的“凌云球”,真正展现了“可控飞行”的划时代意义!
“成功了!真的飞起来了!”工部尚书激动得胡须直颤。
“不可思议……简直如《山海经》中的奇肱国之飞车!”孙承宗喃喃自语,老泪盈眶。
皇帝朱啸没有说话,但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他紧紧握着栏杆,心中狂呼:“成了!真的成了!素月……你真是朕的瑰宝!”
约莫半个时辰后,“凌霄一号”在素月的精准操控下,平稳地降回地面,系留索重新固定。当素月走出吊舱,虽额头见汗,却步履从容,来到观测台下复命时,皇帝已大步迎了上去。
“皇帝哥哥,臣妾……幸不辱命。”素月微微躬身。
皇帝一把扶住她,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又抬头看了看那巨大的飞艇,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何止是不辱命!素月,你是真的瑰宝……你创造了一个时代!此功,旷古烁今!”
他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随即对随行的王承恩道,“传朕旨意,天工院‘轻器所’所有参与此项目人员,赏半年俸禄!有功者,另行叙功重赏!”
“谢陛下隆恩!”场中再次响起一片欢腾之声。所有人都知道,这份厚重的赏赐,皆因刘大家之功。天工院上下,无不对这位才华横溢、深得帝心却又平易近人的“刘大家”心怀感激与敬重。
激动的试飞演示圆满结束,后续的数据记录与回收工作自有宋应星带领工匠们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