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 > 第154章 圣心点拨(2)

第154章 圣心点拨(2)(2 / 2)

陈必谦深吸一口气,躬身道:“臣在。”

“你清廉刚直,处事缜密,曾于刑名、监察皆有功绩。此去当整肃吏治,加强海防,清理海盗,尤要抚慰琉球等藩属,处理与南洋诸国往来事务,彰显天朝仁德与威严。南溟如棋局,牵一发而动全身,需慎之又慎。”

“臣明白!定当如履薄冰,秉公处置,靖海安民,抚夷睦邻。”陈必谦郑重回答。

“乔年……”皇帝略一停顿,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他,这让汪乔年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全身。

汪乔年上前一步,深深躬身:“臣在。”他的声音依旧平稳,但细听之下,能察觉一丝微不可察的紧绷。

“朕知你断案公允,律己极严,一介不取,铁面无情。南溟新附,法度初立,旧俗陋规充斥,正需明刑弼教,以正视听。然,”

皇帝的声音加重,“法者,准绳也,度量衡也。过刚则易折,过严则生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施法当存仁恕之心,因地制宜,观俗施化,方能令行禁止,民心悦服。若只知以严刑峻法立威,恐非长久之道,甚至可能激生变故。切记,切记!”

这连续两个“切记”,如同重锤,敲在汪乔年心上,也敲在在场其他七位大臣心上。陈必谦微微侧目,瞥了一眼身旁这位以“酷吏”之名闻于朝野的同僚,心中暗忖陛下果然洞若观火。

汪乔年心中凛然,他清晰地感受到了皇帝话语中的深意和明确的告诫。他深知这是皇帝对他性格弱点的洞察和预防。然而,他内心深处那份对“绝对法度”、“秩序井然”的执着并未因此动摇,反而更觉责任重大。他认为,陛下此言是提醒他方法策略,而非否定法治本身。

他暗下决心,必要在南溟建立一套清晰无比、赏罚分明、无人敢犯的规矩,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混乱,实现长治久安。至于“仁恕”,在他理解中,依法办事,不枉不纵,便是最大的仁恕。

于是,他郑重答道:“臣谨记陛下教诲!必秉公执法,恩威并施,以安南溟!” 只是他理解的“恩威并施”,或许更侧重于“威”,那“恩”不过是依法办事后的理所当然。他话语中的斩钉截铁,让一旁的陈必谦不由得微微蹙眉。

皇帝深深看了汪乔年一眼,不再多言。此中伏笔,已悄然种下。他转移了话题,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和:“东瀛远隔重洋,诸事繁杂,非一人之力可及。朕虑及此,为尔等每人,各选派一文一武两位助手,随行赴任,襄赞政务,护卫安全。望尔等善用之。”

皇帝说罢,示意一旁侍立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太监躬身领命,尖细的嗓音响起:“宣——翰林院编修顾云深、韩明远、柳文康、苏守正,武进士林啸、赵破虏、卫镇岳、雷猛觐见!”

很快,八位年轻官员应召而入,步履沉稳。四人身着青色翰林官服,虽年纪轻轻,却已气度儒雅,目光明澈,举止间带着书卷气与初入仕途的锐气;

另外四人身着武将服,身形健硕挺拔,目光炯炯有神,顾盼间自有股剽悍精干之气,显然都是弓马娴熟、通晓战阵的佼佼者。

八人进入暖阁,依礼向皇帝跪拜,声音整齐划一:“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