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皇家晚宴(1)(2 / 2)

他身旁是肃王朱识鋐(兰州府),面色黝黑,带着西北风沙的痕迹,沉默寡言。

鲁王朱寿宏(兖州府)则是一派儒雅,正与衡王朱常渑(青州府)低声交谈。鲁王身后世子朱寿镛年约十六,眉目清秀,有书卷气。

衡王世子朱由檡则更显英武。辽王朱植(荆州府)与其世子朱术雅站在一旁,神色谨慎。庆王朱倬灌(宁夏卫)、岷王朱企鉁(武冈府)、唐王朱器墭(南阳府)及其世子朱聿键、瑞王朱常浩(汉中)、惠王朱常润(荆州府)、桂王朱常瀛(衡州府)、襄王朱翊铭(襄阳府)、荆王朱慈烟(蕲州府)、吉王朱由楝(长沙府)、益王朱由楦(建昌)、荣王朱由枵(常德府)等一众亲王郡王,皆按序肃立,神色各异,或沉思,或不安,或好奇。

值得注意的是,众多藩王中,独缺秦王朱谊漶与代王朱鼎渭。秦王世子朱存枢因陕西军饷贪墨案被废为庶人,发配南京守陵,秦王自身亦被圈禁秦王府三年;代王更因罪废黜,封国已裁。这两位的缺席,如同无声的警钟,悬在每位宗亲心头。

“啪——啪——啪——!”

静鞭三响,清脆凌厉的声音如同霹雳划破长空,震得人心中一颤!

朱求福吓得直接钻进母亲怀里,连楚王世子都不自觉地绷直了身体。福王更是浑身一颤,差点瘫软在地。

然而,与往日大典不同,今日丹陛之上,御座之侧,设下了数张规格稍小、却同样华贵的座椅。当时辰至,韶乐奏鸣,宫门洞开,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及一众仪仗的簇拥下,天启皇帝朱啸携后宫眷属与皇子皇女,缓步升座,景象更为隆重。

皇帝居中端坐,身着十二章纹明黄衮服,气度沉凝。其左侧略后,端坐着母仪天下的张皇后(张嫣),凤冠翟衣,仪态万方,面容温婉中透着雍容。

张皇后下首,是风姿绰约的范贵妃(二皇子生母范玉柔),温婉沉静的任贵妃(三皇子生母任婉清)以及气质娴雅的李淑妃(长公主生母李月蝉)。

右侧略前,则是年方七岁半、眉目如画的长公主朱明洛,长公主继承了生母李淑妃的美貌,灵动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下方。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御座前方,并肩而立的四位皇子。居首者,年仅八岁,正是太子朱慈熠。他身着杏黄色四爪金龙龙纹常服,头戴翼善冠,面容虽稚气未脱,却眉宇疏朗,眼神明亮而沉静,身形挺拔,立于丹陛前沿,面对下方众多宗亲审视的目光,竟无半分怯场,举止从容淡定,隐隐已具储君风范。其身旁,是年约六岁的嫡次子朱慈煜,相貌与太子有几分相似,却更显活泼好动。另一侧,是年方七岁的二皇子朱慈煊与三皇子朱慈炤,两位皇子年龄相仿,仪态已有不同,一个略显英气,一个更显文静。

天家齐聚,共迎宗亲,此等景象,更胜往年,无形中彰显着皇帝对此次家宴的格外重视,以及皇室内部的和谐稳固,也给了宗亲们一个明确的信号:陛下春秋鼎盛,中宫贤德,储君早慧,国本已固。

“臣等(妾身等)恭请陛下圣安!皇后娘娘千岁!太子殿下千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之声,整齐划一,在宫殿中隆隆回荡。

“众卿平身。今日是家宴,不必过于拘礼。”皇帝的声音平和而稳定,带着令人心安的力量。

“谢陛下隆恩!”众人再拜后,依序落座。王妃郡主居于左侧屏风后,藩王世子坐于右侧。

盛大的接风宴正式开始。训练有素的宫女太监们,如同无声穿行的穿花蝴蝶,将一道道盛放在金盘玉碗中、精美绝伦、色香味俱全的御膳珍馐,流水般呈上各位宗亲面前的紫檀木嵌螺钿案几。暖阁外是凛冽的寒冬,阁内却因密集的烛火与鼎中袅袅升腾的香气而温暖如春。这宴席的排场,自是极尽天家之富贵。“八珍”俱在,水陆毕陈: 那炙烤熊掌泛着琥珀般的焦糖光泽,酥皮之下胶质丰腴;清蒸驼峰嫩如凝脂,以高汤提鲜,入口即化;猩唇鲤尾这等稀世之珍,更是以古法炮制,香气独特而醇厚。更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山珍海味,烹调手法博采众长,集天下之大成,浓郁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令人未饮先醉的盛世飨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