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文工团内事务繁忙且一切井然有序,凌云心知不便过多打扰,又温言鼓励了来莺儿和几位核心团员几句,便起身离开了这处充满艺术气息的院落。他随即返回肃穆的太守府,立刻于书房召见了负责内政的核心臂助——顾雍与张昭。
此二人经过在朔方、五原数月来的历练,已凭借其卓越的才干,将两郡的民政体系梳理得井井有条,高效运转,并且培养提拔出了一批能力出色、值得信赖的副手。
如今寻常政务已无需他们事必躬亲,唯有涉及战略层面或跨郡协调的重大决策,方需他们亲自出面定夺。
凌云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布置了两项关乎势力根基稳固与未来发展的要务:
“元叹,子布,如今北疆战事暂告平息,外部压力稍减,正是我们回过头来,大力整顿内政,发展农桑,积蓄实力的关键时期。”
“我欲在我们目前所能掌控的全部辖境之内,不遗余力地推广曲辕犁 与 筒车 。此二物,一者极大提升垦荒与耕犁效率,一者显着增强农田灌溉能力,堪称富国强民之基石!”
他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重点圈画出几个区域,“尤其要优先保障幽州五郡(涿郡、代郡、上谷、广阳、渔阳)以及李进、张辽新近接手的并州雁门、云中二郡的供应!此七郡地处边陲要冲,饱经战乱胡患,民生更为凋敝,人口流失严重,急需恢复生产,招揽流亡,稳固人心,方能真正化为我用。”
顾雍神色沉稳,拱手应道:“主公所虑极是。雍近日已督造工坊,加紧制作了一批改良过的曲辕犁与筒车,正可即刻调拨前往各郡。”
“只是,雁门、云中等地新附,其地方官吏与百姓对此新式农具或有不熟,恐影响使用效果,需派遣熟练工匠与懂得推广的吏员随行指导,方能事半功倍。”
张昭闻言,立刻接口,语气果决:“主公,昭愿与元叹兄分头行动,亲自赴雁门、云中二郡走一趟。一则可亲自督导农具的发放、使用与推广事宜,确保不误春耕农时;”
“二则亦可借此机会,将此二郡原本混乱或缺失的民政体系,参照朔方、五原的成功经验,尽快梳理、建立起来,选拔廉吏,厘清田亩户籍,使其政令亦能如臂使指,畅通无阻,赋税征收有度有序。”
“正合我意!如此甚好!” 凌云点头,对两位臣属的主动担当深感满意,“有你二人亲自前往坐镇督导,我最是放心。此外,还有一事,关乎长远,至关重要——那便是 法治的统一。”
他目光如炬,扫过顾雍与张昭,语气变得异常严肃,“凡我辖下之地,无论幽州还是并州,法度必须统一!政令必须畅通!幽州五郡,有满宠在大力推行法度,整顿吏治,已初见成效。”
“我要你们此次前去,务必与伯宁(满宠字)紧密协同,将我们在朔方、五原已行之有效、颇得民心的各项法令、税制、户籍管理、刑赏条例等制度,结合雁门、云中等地的具体实情,循序渐进,却坚定不移地推行至这新得的六郡之地!”
“务必做到法令清简明了,刑赏公正严明,吏治清廉高效!此乃我们能否在此乱世立足,进而图谋长远发展的长治久安之根本!绝不可等闲视之!”
张昭与顾雍听闻此言,神色皆是一凛,他们深知此事之重大,远非分发农具、整顿田赋可比。
统一法治,意味着打破地域隔阂,将军事上的控制真正转化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深度融合与有效统治,是权力真正整合与统治根基夯实的核心步骤。
“主公深谋远虑,我等明白!”两人齐声应道,语气铿锵,“我等定与满伯宁通力协作,不遗余力,为主公将这幽并九郡之地,打造成法令统一、政令畅通、铁板一块的稳固基业!”
凌云看着眼前这两位心思缜密、能力超群的能臣干吏,心中倍感笃定。
内政民生,有张昭、顾雍、满宠、幽州有阮瑀这等王佐之才悉心打理;军事边防,有黄忠、赵云、张辽、李进等众多良将守护;文化凝聚与宣传,有来莺儿的文工团崭露头角;医疗救护与人才培养,有华佗的医学院奠定基础……。
他的势力,正在一场场战争的间隙之中,悄然进行着更深层次、更全方位的巩固与系统性建设。
一个内部结构更加稳固、运转更加高效、充满活力的军政集团,已然初具雏形。
放眼天下,这幽并九郡虽仍只占一隅之地,却已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蓬勃向上的勃勃生机与强大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