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四句如同创世惊雷般横空出世的宣言,其磅礴的余韵仿佛仍在厅堂的雕梁画栋间萦绕回荡,经久不散。
厅内的烛火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光芒为之一滞,摇曳的光影映照在每一张凝固着极致震撼的面孔上。
时间仿佛被无形的手拉长,每一息都沉重得能清晰听见自己胸腔内擂鼓般的心跳声。
凌云独立于席间,胸膛因方才倾尽灵魂力量的吐露而微微起伏,那种将最深沉的抱负公之于众的感觉,让他有种灵魂被彻底涤荡一空的酣畅淋漓,但同时,一丝等待“审判”的微妙忐忑也悄然滋生。
他深知,自己的回答太过惊世骇俗,完全跳脱出了当下士人普遍认知与讨论的框架,甚至触碰到了某些不可言说的边界。
就在这万籁俱寂,连呼吸都被刻意压抑得微不可闻的窒息时刻——
“啪!”
一声清脆而有力的击节声,如同石子投入古井,猛地打破了这几乎要凝固一切的沉寂。
只见戏志才猛地一拍身前桌案,霍然起身,他脸上再无半分平日的戏谑不羁与玩世不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寻觅已久、终见明灯般的巨大激动与义无反顾的决然。
他毫不犹豫地绕过席案,快步走至凌云面前,在荀彧、陈群惊愕无比的注视下,竟推金山,倒玉柱,对着凌云长揖到地,行的竟是极为郑重的大礼!他因心潮澎湃,声音都略带沙哑,却字字清晰:
“忠,飘零半生,自诩才智不弱于人,然所遇所见者,或拘泥于繁琐礼法,画地为牢;或困于高门第之见,目光短浅;或志大才疏,空谈误国!”
“今日得闻主公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旷古烁今大志,方知天地何其广阔,前路竟有如此明灯照耀!戏忠(志才),愿追随主公左右,效犬马之劳,倾尽毕生所学,虽赴汤蹈火,九死其犹未悔!”
他出身寒门,性情本就放达,最是厌烦那些束缚才智的虚伪条框与门户之见,凌云那超越时代局限的宏大愿景以及为达成崇高目标可以不拘常法、但求实效的态度,深深击中了他的内心,让他看到了一个可以尽情挥洒智慧、毫无羁绊地实现平生抱负的绝佳舞台。
几乎就在戏志才激昂的话音尚未完全落下的同时,另一道身影也带着决绝的气势站了起来。是郭嘉!
他脸上那几乎成为标志的慵懒与疏离此刻彻底消散无踪,那双总是半眯着、仿佛对一切都兴趣缺缺的眼眸,此刻亮得惊人,如同暗夜中的星辰,闪烁着找到灵魂同类般的极度兴奋与深刻认同。
他亦步履坚定地走到凌云面前,不再有丝毫轻慢,郑重其事地躬身行礼,语气虽似乎仍残留着一丝固有的、仿佛什么都不在乎的漫不经心,但其下所蕴含的、磐石般坚定的决心却不容任何人置疑:
“嘉,平生所好,便是奇谋妙策,最厌循规蹈矩,常自恐此生难遇一位能让我尽展胸中所学、不拘一格之主。”
“今日闻主公之志,虽年幼(13岁,但有超出常人的智慧)学业未成,非止于平定眼前祸乱,更在于重塑天地乾坤,开创万世太平,此正合嘉内心深处之所望!”
“且观主公行事准则,但求结果有利大局,不拘泥于具体手段,此等务实魄力,深得我心!郭奉孝,今日愿奉主公为主,以此不甚健朗之残躯,助主公于这纷乱如棋的天下局中,运筹帷幄,落子——无悔!”
他与戏志才背景相似,亦是寒门翘楚,性情放浪形骸,追求的是极致的智慧碰撞与经天纬地的功业成就,凌云所展现出的理念、气魄与手段,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近乎宿命般的共鸣,瞬间认定,眼前此人便是自己踏破铁鞋苦苦寻觅的“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