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非池中之物。他的智慧,已经不能用“官场”二字来局限了,这是一种近乎于“道”的境界。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书记……您说的这个……卖空气,到底是怎么个卖法?”陈建军终于从呆滞中找回了一点神智,他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自己问得太蠢,惹书记不高兴。他现在是彻底糊涂了,他感觉自己像个闯进了爱因斯坦书房的樵夫,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这个东西,有个学名,叫‘林业碳汇’。”周国华心情极好,很有耐心地解释起来,“简单说,就是咱们林场这片森林,每年能吸收固定我们大气里的二氧化碳。而那些大工厂,比如火电厂、钢铁厂,它们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国家以后对这个排放,肯定是要收费的。我们就可以把我们林场‘吸收’的这部分‘额度’,卖给他们,让他们来为我们的绿水青山买单!”
陈建军听得云里雾里,但最后那句“让他们来为我们的绿水青山买单”,他听懂了。
“这……这能卖多少钱?”他颤声问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周国华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深沉的夜色,豪情万丈:“我不知道能卖多少钱。但我知道,一旦做成了,别说给你那八百多职工发工资,就是再养八百人,都绰绰有余!你的林场,就不再是县财政的包袱,而是能下金蛋的绿色银行!”
绿色银行!
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陈建军混沌的脑海。他那颗被工资、医药费、上访、骂街折磨得快要停跳的心脏,在这一刻,重新剧烈地搏动起来。他的眼睛里,也亮起了和周国华同样的光。
如果……如果是真的……
他猛地回头,看向那个从始至终都一脸茫然,仿佛灵魂出窍的年轻人。
原来,他不是在说胡话,他是在指点一条金光大道!
陈建军看着江澈的眼神,瞬间变了。从最初的疑惑、不解,到刚才的匪夷所思,现在,已经化作了深深的敬佩和感激。他站起身,对着江澈,笨拙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江……江科长,我老陈是个粗人,刚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误会您了。您这番话,是救了我们林场上千口子人啊!”
江澈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一拜,吓得差点从沙发上跳起来。他手忙脚乱地去扶:“陈场长,您这是干什么,快起来,使不得,使不得!”
他现在感觉自己像一个不小心按下了核弹发射按钮的实习生,所有人都以为他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家,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只是想按那个写着“下班”的按钮,结果按错了。
“使得,怎么使不得!”陈建军却执拗地不肯起身,他抬起头,满脸都是激动和羞愧的红光,“您一句话,就给我们指了条活路。我替林场那几千口子人,谢谢您!”
江澈欲哭无泪。
他求助似的看向周国华,希望书记能出来说句公道话,解救他于水火之中。
可周国华却只是含笑看着这一幕,眼神里满是赞许,仿佛在说:小江啊,你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功劳,谁也抹杀不掉。
江澈的心,彻底凉了。
他知道,自己今天,又一次,完美地搞砸了自己“躺平”的计划。他不仅没能从林场这个泥潭里脱身,反而一脚踩了进去,并且直接踩到了最中心的位置。
他能预感到,接下来,会有无数的调研、报告、方案、会议,像潮水一样向他涌来。他那刚刚才保住的、未来一周的清闲时光,此刻已经化作了泡影。
“好了,老陈,起来吧。”周国华终于开了口,他扶起陈建军,拍了拍他的肩膀,“有小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剩下的,就是我们怎么把这条路走通了。”
他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江澈,下达了那句让江澈心胆俱裂的命令。
“小江,这件事,不能再等了。你对新事物的理解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快。这样,你辛苦一下,今天晚上就别回去了……”
江澈的心跳漏了一拍。
只听周国华继续说道:“你连夜,就这个‘林业碳汇’项目,给我拿一个初步的思路框架出来。明天一早,我要在县长办公会上,把这个事情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