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 > 第163章 翻案的难度,时过境迁,证据早已湮灭!

第163章 翻案的难度,时过境迁,证据早已湮灭!(2 / 2)

他先在人事系统的搜索栏里,输入了“张文清”三个字。

屏幕上很快跳出了一个档案链接。江澈点了进去,一份电子化的干部履历表展现在眼前。

张文清,男,一九四二年生,原县财政局总会计师。

履历很简单,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他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财政系统。照片上的老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面容清瘦,眼神看起来很温和。

江澈的目光,落在了档案的最下方。

状态:已退休。

退休时间,是十二年前。档案里只留了一个当年的家庭住址,位于县城的老家属院。

江澈立刻在内部地图上搜索那个地址,结果却让他心里一沉。

地图显示,那片区域在五年前的旧城改造中,已经被夷为平地,如今矗立在那里的,是一座崭新的商业广场。

人海茫茫,要去哪里找一个搬迁了五年、如今已经年近八旬的老人?

第一条线索,断了。

江澈没有气馁,他开始搜索当年青龙镇派出所的办案民警。根据卷宗里的签名,他找到了两个名字。

可搜索结果,却让他后背发凉。

其中一个,档案显示在十五年前因病去世。

另一个,则在十年前的一次抓捕行动中,因公殉职。

两个关键的办案人,一个病故,一个牺牲。

这未免也太巧了。

江澈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他压下心头那股不祥的预感,继续搜索当年的检察官和法官。

结果同样不乐观。

当年的检察官,八年前调往了省检察院,履历到此为止,后续的去向在县里的系统里已经查不到。

而那位主审法官,也早已退休多年,档案状态和张文清一样,只留下一个同样被拆迁了的旧地址。

时过境迁。

这四个字,此刻显得无比沉重。二十年的时间,足以冲刷掉太多痕迹。当年的故人,死的死,调的调,退的退,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早已将这一切都抹得干干净净。

江澈靠在椅子上,感觉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了上来。

他就像一个站在悬崖边的人,手里握着一张藏宝图,却发现通往宝藏的所有道路,都已经被岁月冲毁。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接下这个系统任务,是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

或许,他应该在今天下午,就把它扔进那个销毁箱里。

可是,脑海里那句“摸鱼不香”的诅咒,又让他打了个寒颤。

不行,不能放弃。

江澈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既然人的线索都断了,那就从“物”上找。

核心物证,是那本假账本。

按照规定,刑事案件的物证,在判决生效后,一般会由法院封存。但二十年过去了,那本账本大概率也早已过了保存期限,被销毁了。

想从法院那边找到它,希望渺茫,而且风险极大。他一个县委秘书,去打听二十年前的物证下落,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不正常的事,很容易引起有心人的警觉。

这条路,也堵死了。

江澈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

所有的路似乎都走不通了。他感觉自己被困在了一个巨大的迷宫里,四面都是墙。

难道,真的没办法了吗?

他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在那份档案袋上。

【过目不忘】的能力悄然发动,卷宗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在他脑海里重新浮现,被拆解、分析、重组。

突然,一个被他忽略的细节,像一道微弱的电光,闪过他的脑海。

在那份漏洞百出的判决书的最后,附了一张财产执行清单。上面写着,林国栋贪污的三万元赃款,已被尽数追回。

负责执行这笔款项的,是当时县法院的一名执行庭法官。

清单的末尾,有一个潦草的签名。

江澈眯起眼睛,努力辨认着那个签名。

字迹很连贯,几乎成了一团线,但凭借着超强的记忆和图像分析能力,他还是辨认出了那两个字。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