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确实很欣赏那份稿子,也确实有可能要电子版去汇报。江澈赌的就是马文才不敢去跟王主任的秘书求证这种小事。因为一旦求证,就等于是在质疑王主任的安排,这是官场大忌。
果然,马文才一听是王主任要,立刻坐直了身体,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哦?要电子版?行,我马上发。”他立刻握住鼠标,准备操作电脑。
“好的,麻烦马科长了。”江澈嘴上应着,脚下却像生了根一样,没有要走的意思。
马文才一边在电脑里找文件,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瞥了江澈一眼,心里有些犯嘀咕,这小子站着不走是几个意思?
江澈像是完全没察觉到马文才的疑惑,他的目光状似无意地在马文才宽大的办公桌上扫过。
然后,他看到了。
就在马文才的左手边,压着一摞正准备签批的文件。最上面的一本,是蓝色的硬壳封面,上面用烫金字体印着一行醒目的大字——《xx县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送审稿)》。
找到了!
江澈的心跳漏了一拍,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
他往前走了一小步,恰好能让他看清那份年鉴的封面。
“对了,马科长,”江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用一种闲聊的语气说道,“刚才我看了一下咱们科室的工作台账,发现关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这个数据,好像有好几个版本。去年年底报的是一个数,今年年初开会又是一个数,我有点搞糊涂了。您这儿有最新的统计年鉴吗?我想核对一下,免得以后写材料的时候用错了。”
他这个理由,找得堪称完美。
第一,作为分管业务的副科长,关心核心经济数据,是职责所在,合情合理。
第二,他没有直接索要,而是用一种请教和学习的口吻,既给了马文才面子,又显得自己工作认真、态度谦虚。
第三,他点出的“数据有好几个版本”的问题,是基层统计工作的常态,马文才就算想反驳,也无从下口。
马文才正在给王主任秘书发邮件的手,停顿了一下。
他抬起头,深深地看了江澈一眼。
他总觉得江澈今天的行为有点反常,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可江澈提出的这个要求,又实在太过正常,正常到他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绝。
拒绝一个要求进步、认真工作的副手?传出去,只会显得他这个科长心胸狭隘,故意打压新人。
“哦,你说的是工业增加值啊。”马文-才沉吟了一下,似乎在权衡利弊。他指了指手边那份蓝皮年鉴,“最新的数据都在这里面了。统计局刚送过来的,我正准备看完就送给王主任签批。你拿去看吧,不过抓紧点,下午下班前得给我。”
说着,他将那本年鉴从文件堆里抽了出来,递给了江澈。
“好的,马科长,我很快看完就还给您。”江澈伸手接过,指尖触碰到封面的那一刻,他几乎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用力地搏动。
他拿着年鉴,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办公室里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他们看到江澈从科长办公室里,拿出来一本厚厚的蓝皮书。
李默的瞳孔骤然一缩。
那是统计年鉴!那种东西,一向是马科长亲自审核,从不假手于人,今天怎么会让江澈拿出来?
一种巨大的、被取代的恐慌感,瞬间攥住了他的心脏。
江澈没有理会周围的目光,他坐下来,深吸一口气,翻开了那本沉甸甸的年鉴。
他没有从头看起,而是直接翻到了关于工业经济的部分。
一行行,一列列,密密麻麻的数据,像潮水一样涌入他的眼帘。在【过目不忘】技能的加持下,这些冰冷的数字,在他的脑海里自动地排列、组合、运算。
系统冰冷的提示音再次响起:【锁定目标:第58页,表4-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江澈的手指精准地翻到了第58页。
他的目光落在表4-2上,从上到下,逐行扫过。
原煤、发电量、水泥、化肥……
一切正常。
当他的目光落到“平板玻璃”那一栏时,他的呼吸,停滞了。
【产量(万重量箱):1205.8】
【比上年增长:%】
增长率那一栏,赫然印着一个刺眼的数字:【15.2%】
江澈的脑子飞速运转。
他记得很清楚,上一世,他曾经处理过一份关于这个县玻璃厂的破产报告。报告里明确提到,因为市场和技术原因,这家县里唯一的玻璃厂,在这一年的生产线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技术改造,实际产量是大幅下滑的!
怎么可能会有15.2%的增长?
他立刻在脑海里调出去年年鉴的数据。去年平板玻璃的产量是1046.7万重量箱。
(1205.8 - 1046.7) \/ 1046.7 * 100% = 15.2%
计算过程没有问题。
问题出在今年的这个“1205.8”上!
是哪里搞错了?
江澈的目光死死地盯着“1205.8”这个数字,大脑飞速地进行着逆向推演。
突然,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想起来了!在那份破产报告的附件里,有一张设备清单,上面记载着玻璃厂当年的熔炉设计日产量是1205.8吨!
不是万重量箱,是吨!
统计局的人,在誊抄数据的时候,看错了单位!把日产量的吨数,当成了年产量的万重量箱数!
一个致命的小数点,一个被忽略的单位!
而这个平板玻璃的产值,是计算全县Gdp增长率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这个数据错了,后面所有相关的增长率、贡献率,就全错了!
江澈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猛地翻到年鉴的最后一页签批页。
他想看看,这份错漏百出的年鉴,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然后,他看到了。
在“综合科审核人”那一栏,一个龙飞凤舞的签名,已经赫然在目。
——马文才。
时间,是今天上午。
他已经签了字!这份致命的年鉴,正躺在他的办公桌上,等待着被送往下一站——主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