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正好。
趁着两位领导都陷入了“开创伟业”的亢奋之中,没人顾得上他这个“点火人”,此时不溜,更待何时?
再不走,怕是“新方案总设计师”的帽子就要扣到自己头上了。
“那个……书记,镇长……”江澈看准一个空当,小心翼翼地开口,“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先出去工作了?”
正在打电话的孙大海百忙之中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充满了赞许和一种“我懂你”的意味。
“去吧去吧。”他大手一挥,“小江啊,你今天,又给我们上了一课!你的功劳,我们都记在心里了!你放心,我们知道你淡泊名利,不喜欢张扬,不会让你为难的!”
李卫国也挂了电话,对着江澈郑重地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江澈同志,好好干!青龙镇的未来,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
江澈如蒙大赦,点头哈腰地应着:“是是是,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说完,他转身拉开门,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间办公室。
直到回到党政办自己那张熟悉的椅子上,闻到空气中淡淡的普洱茶香,江澈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感觉像是刚打完一场仗,浑身虚脱。
他拿起已经凉透的茶杯,一饮而尽,冰冷的茶水顺着喉咙流下,总算浇灭了一点他内心的燥热。
他到底是怎么把“我想早点下班”,表达成“青龙镇的未来需要我”的?
这中间的逻辑链条,到底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江澈百思不得其解。
而此时,书记办公室里。
孙大海和李卫国并肩站在窗前,看着楼下人来人往,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未来的憧憬。
“老李,我今天算是服了。”孙大海由衷地感慨道,“这个江澈,简直就是个妖孽!你说,他脑子里到底装的什么?这么一个死局,被他一句话就给盘活了。”
李卫国扶了扶眼镜,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江澈那看似懒散的身影背后,隐藏的万丈光芒。
他摇了摇头,用一种近乎于传教的虔诚语气,缓缓说道:
“书记,你还没看明白吗?”
“他今天,根本就不是来给我们出主意的。”
李卫国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自己最终的“领悟”:
“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当官,不能只会埋头拉车,更要学会抬头看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