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 > 第106章 一封匿名信,一张老照片!

第106章 一封匿名信,一张老照片!(1 / 2)

孙大海那一声“轰出去”的咆哮,如同惊雷,在镇政府大院上空回荡。

楼下剑拔弩张,楼上人心惶惶。

唯有二楼党政办最靠窗的位置,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江澈,正隔着一层玻璃,以一种近乎上帝的视角,冷静地观察着自己亲手点燃的这场大火。

他的心跳得并不比别人慢,但那份狂跳之中,却夹杂着一丝旁人无法理解的、病态的快意。

计划,成功了。

时间倒回三天前,那个同样燥热的午后。

当孙大海和李卫国意气风发地宣布,镇党委会议已经正式通过“济安桥改造计划”,并把撰写宣传稿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他时,江澈感觉自己像是被命运扼住了喉咙。

他回到办公室,把自己重重地摔进椅子里,一言不发。

新晋“卷王”小李还在为即将到来的大项目而兴奋,嘴里念叨着“破旧立新”、“历史的车轮”之类的词句,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江澈的耳膜上。

江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打开抽屉,从最里面摸出了一包被压得有些变形的香烟。这是他上一世的习惯,每当心烦意乱时,只有尼古丁的味道能让他短暂地冷静下来。他重生后就戒了,但总会备上一包,以防万一。

他夹着烟,走到走廊尽头的厕所,关上门,点燃。

劣质烟草的辛辣气味呛得他咳嗽了两声,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变得幽深。

对抗?

拿什么对抗?

他只是一个副股级,在镇领导班子的集体决议面前,渺小得如同一粒尘埃。他敢在会上提半个“不”字,孙大海就能让他明白什么叫“组织原则”,李卫国能用一百种方式让他体会到什么叫“前途无亮”。

直接向县里、市里举报?更是笑话。这种没有确凿证据、仅凭“历史价值”的举报,在“重点工程”和“经济发展”的大旗下,连一朵浪花都翻不起来,反而会让他自己立刻被贴上“思想落后”、“阻碍发展”的标签,彻底打入冷宫。

上一世,他见过太多这样的事。理想主义者被现实碾得粉碎,最终要么同流合污,要么黯然离场。

他不想当英雄,更不想当烈士。他只想安安稳稳地混到退休。

可系统的任务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他的头顶。拆桥的责任,未来追溯起来,他这个负责宣传的“吹鼓手”,绝对是第一批被清算的倒霉蛋。

退,是万丈深渊。

进,是铜墙铁壁。

烟雾中,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被推出去背锅的凄惨下场,那场景,和上一世何其相似。

一股寒意从脊椎骨升起。

不行,绝不能坐以待毙。

既然正门走不通,那就只能……另辟蹊径。

江澈的脑海中,无数上一世的记忆碎片在飞速闪过,他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在混乱的棋盘上寻找着唯一能破局的那枚棋子。

忽然,一个干瘦、倔强、头发花白的身影,从记忆的角落里清晰地浮现出来。

古怀恩。

县文化馆的那个“老顽固”。

江澈的眼睛猛地一亮,夹着香烟的手指都微微一颤。

他想起来了。上一世,邻县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一个开发商要推平一片有百年历史的老街区建商业中心,所有部门都开了绿灯。就是这个古老头,一个人,一张小马扎,在县政府门口静坐了三天三夜,最后把事情捅到了省报,硬生生把项目给搅黄了。

为此,他得罪了邻县几乎所有的领导,在县里的处境也愈发边缘化。但同样,他也成了全地区搞文化保护的人心里,一面不倒的旗帜。

对付流氓,要用比他更不讲理的流氓。

对付官僚,就要用一个完全不吃官僚主义那一套的“疯子”。

古怀恩,就是他能找到的,最完美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