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穿越爱情公寓世界 > 第78章 天宇借“喜欢日本文化”转移话题

第78章 天宇借“喜欢日本文化”转移话题(1 / 2)

工作室的吊扇慢悠悠地转着,将午后的热风搅得愈发粘稠。天宇正帮着关谷整理散落的分镜稿,指尖刚触到那张修改过的居酒屋远景图,就被对方按住了手腕。

“你老实说,”关谷的眼睛亮得像淬了光的玻璃珠,语气里带着不加掩饰的探究,“你不仅去过横滨,还对昭和时期的町家建筑了如指掌,甚至知道我爷爷居酒屋的酱油瓶要斜着放——这些可不是随便拍几张照片就能弄明白的。”

天宇捏着分镜稿的指尖微微收紧,吊扇的影子在他脸上晃来晃去,像层捉摸不定的雾。他忽然想起三年前离开前,关谷也是这样追问他为什么突然要去伦敦,当时他含糊其辞地说是为了进修设计,此刻面对几乎要戳破窗户纸的追问,喉咙竟有些发紧。

“其实是大学时修过东亚建筑史。”天宇低头将分镜稿按页码排好,声音尽量放得平稳,“当时为了写论文,泡了大半年图书馆,翻了不少日本古建筑的资料,尤其是江户到昭和时期的町家构造,算是有点执念吧。”

他抬手从背包里抽出一本泛黄的论文集,封面上用钢笔写着《町家建筑中的市井密码》,作者栏里是他的名字。翻开内页,密密麻麻的批注间贴着不少手绘的建筑细节图,其中一张居酒屋吧台的剖面图,竟和关谷爷爷家的布局有七八分相似。

“你看这里,”天宇指着图中吧台与地面的夹角,“标准町家吧台的倾斜角度是三度,刚好符合人体工学,客人手肘搭在上面不会觉得累。你爷爷的居酒屋应该也是按这个比例建的,所以我看到照片时,一眼就认出来了。”

关谷接过论文集,指尖抚过那些细致的批注,纸张边缘已经被翻得起了毛边。他忽然注意到某页空白处画着个小小的鲤鱼旗,笔触和自己小时候画的几乎一模一样,心里那点疑虑像被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开圈涟漪就散了。

“原来如此。”关谷的语气松快下来,眼睛里的探究变成了相见恨晚的热络,“我就说怎么跟你聊这些的时候,总觉得像遇到了知音。你不知道,之前跟剧组的美术指导说暖帘要加铅线,他还说我吹毛求疵,说观众根本注意不到这种细节。”

“细节才是骨架。”天宇笑着从背包里拿出个小巧的漆器盒子,打开后里面是几枚褪色的招贴画,“这是去年在东京古书店淘的,昭和五十八年的居酒屋宣传画,你看上面的字体排版,是不是和你爷爷暖帘上的‘月见’很像?”

关谷凑过去一看,画纸上用浓墨写着“花咲”二字,笔画间的顿挫转折果然和爷爷的字迹有神似之处。他忽然想起爷爷说过,当年横滨的居酒屋老板们都爱模仿某位书法家的字体,没想到时隔几十年,竟能在天宇带来的旧画里看到痕迹。

“你对这些也太了解了吧!”关谷惊叹着接过招贴画,小心翼翼地抚平边角的褶皱,“我爷爷以前总说,现在的年轻人早就不关心这些老东西了,连暖帘要怎么挂都不知道。”

“可能是我太喜欢日本文化里的细腻吧。”天宇望着窗外掠过的鸽子,语气里带着几分真诚的感慨,“就像和果子里藏着四季,俳句里藏着禅意,连街道排水暗沟的设计都藏着对生活的体谅。这种把温柔藏在细节里的感觉,很动人。”

他说起去年在京都逛寺院时,看到僧人用竹扫帚清扫青苔,扫帚尖特意包了层软布,怕划伤苔藓的嫩芽;说起在奈良的老店里,老板娘会根据客人的手型调整握筷的角度;说起东京街头的自动贩卖机,深夜会自动调亮灯光,为晚归的人照段路。这些细碎的故事像撒在桌面上的阳光,瞬间驱散了刚才的紧绷气氛。

关谷听得眼睛发亮,突然一拍大腿:“我知道了!你刚才说的这些,不就是我一直想在分镜里表达的东西吗?我总觉得光画建筑不够,得让场景里有生活的呼吸感,可怎么都抓不住那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