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元帅!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张宪也激动地道,“此刻退兵,如何对得起战死的弟兄?如何对得起北地望眼欲穿的百姓?!”
“那辛弃疾还在大理寺狱中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啊!”王贵捶胸顿足。
众将纷纷跪倒,帐内一片恳求与悲愤之声。
岳飞缓缓站起身,他的目光逐一扫过这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弟兄,扫过帐外那些翘首以盼的将士,最后,落在那些冰冷刺目的金牌上。他的手指微微颤抖,指甲几乎要掐入掌心。
他何尝不知此时退兵的后果?他何尝不想一鼓作气,收复河山?他毕生的梦想,便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但是……“精忠报国”四个字,是母亲刻在他背上,更是刻在他心里的烙印。君要臣死,臣尚且不得不死,何况是十二道金牌严令班师?
抗旨不尊,他岳飞便成了叛臣贼子!他麾下这十万岳家军,又将如何自处?他们的家眷多在江南,难道要让他们背负叛军的罪名吗?
一种巨大的、几乎要将他撕裂的痛苦,攫住了这位无敌的统帅。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北伐以来的一幕幕:将士们奋勇争先,百姓们箪食壶浆,河北义军殷切的目光,还有……武松那支孤军深入、焚毁真定府粮草的忠义军……
良久,他猛地睁开眼,眼中已是一片血丝,但那份挣扎与痛苦却被强行压下,只剩下一种令人心碎的决绝。
他缓缓拿起第一面金牌,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石摩擦:
“传令……各军……停止追击……准备……班师。”
“元帅——!”帐内一片悲声。
岳飞转过身,背对着众将,肩膀微微耸动,无人能看到他此刻的表情,只能听到他那仿佛用尽全身力气才挤出的、冰冷彻骨的命令:
“执行……军令。”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七月。在宋军接连取得郾城、颍昌大捷,先锋直抵朱仙镇,河北忠义军纷起响应,金军统帅完颜宗弼(兀术)准备放弃开封北撤的大好形势下,南宋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岳家军南撤之日,百姓遮马恸哭,声震原野。岳飞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浩荡北伐,功败垂成。
而随着岳家军的南撤,整个河北战场的天平,瞬间逆转。压力骤减的完颜彀英,在惊魂初定之后,那双充满怨毒与杀意的眼睛,立刻投向了正在向太行山撤退的忠义军。
来自金军的、疯狂的报复,即将如同狂风暴雨般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