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李俊:“我等离去后,洞庭这边,还需哥哥多加留意。可派绝对心腹弟兄,暗中监视军械库及河口等藏粮点动向。同时,继续与官军周旋,保存实力。若戴宗带回梁山新的指令,或楚州那边有消息传来,再行联络。”
李俊抱拳郑重道:“二郎放心!洞庭之事,交给李某!你等此去楚州,山高水长,务必万分小心!若有需要,只需一封书信,李某必率弟兄前来接应!”
武松点头,又对公孙胜、朱武道:“二位先生,楚州之行,前途未卜,还需倚仗二位之能。”
公孙胜与朱武肃然道:“份内之事,义不容辞!”
计议已定,众人不再犹豫。当下便趁着夜色,开始做出发前的准备。李俊命人准备好船只、干粮、清水,以及一些必要的盘缠和伪装身份的路引。
武松则与鲁智深、公孙胜、朱武、刘唐、穆弘、石勇、施恩、曹正几人,仔细商议了前往楚州的路线。为避开官军和可能存在的眼线,他们决定不走长江主干道,而是先乘船沿洞庭湖支流进入荆江,再辗转进入汉水,一路北上,最后折向东行,前往淮南东路的楚州。这条路虽绕远,但更为隐蔽。
次日拂晓,天色微明。
潜龙岛岸边,两条经过伪装的客货两用船已然准备就绪。
武松等人与李俊及其手下水军弟兄拱手作别。
“二郎,诸位兄弟,保重!”李俊声音沉凝。
“李俊哥哥,保重!洞庭之事,拜托了!”武松抱拳,目光坚定。
没有过多的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武松一行人登上船只,扬起风帆,驶离潜龙岛,很快便消失在晨雾弥漫的湖面之上。
李俊站在岸边,望着船只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语。他知道,武松此去,必将卷入另一场更大的风波之中。这天下,似乎真的要乱了。
而此刻的武松,立于船头,迎着初升的朝阳,任湖风吹动他的衣袂。离开熟悉的梁山,踏入这陌生的江南,如今又将奔赴未知的楚州,他的心中并无畏惧,只有一股一往无前的决然。
无论前方是刀山火海,还是龙潭虎穴,他都要去闯一闯。为了改变那既定的悲剧结局,为了身边这些生死与共的兄弟,也为了这天下,少一些魑魅魍魉!
新的征程,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