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水浒新梦 > 第140章 漕粮迷踪

第140章 漕粮迷踪(2 / 2)

“石松年……”朱武捻着短须,眉头紧锁,“此人乃是蔡京心腹,执掌殿前司部分兵马,权势显赫。若他果真在江南秘密囤粮,所图绝非小事!难道蔡京一党,已有不臣之心?或是欲以此制衡朝中其他势力?”

公孙胜面色凝重:“更令人担忧的是圣教在此事中的角色。若圣教与石松年有所勾结,那‘彼岸’计划,恐怕不仅仅是敛财或控制江南那么简单,很可能涉及……倾覆社稷!”

张青倒吸一口凉气:“若真如此,那咱们岂不是卷进了天大的麻烦里?”

孙二娘却啐了一口:“管他天大的麻烦!这帮狗官和妖人,没一个好东西!既然让咱们撞见了,就不能不管!”

鲁智深一拍大腿:“二娘说得是!洒家早就看那些鸟官不顺眼了!正好一并超度了!”

武松抬手,压下众人的议论,沉声道:“此事确乎千系重大,远超江湖恩怨。但正因如此,更需谨慎。我等手中虽有鬼幡处得来的证据,但仅能证明江南官场贪腐及与圣教勾结,尚无法直接指向石松年这等层级的人物。贸然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顿了顿,继续道:“为今之计,一是继续暗中查探,设法找到圣教与石松年勾结的确凿证据,尤其是与那‘彼岸’计划、囤积军粮相关的实证;二是等待戴宗、燕青那边的消息,若裴宣或清流御史能借此掀起风浪,或可从上而下,施加压力;三是联络宋江哥哥与吴用军师,将此处情况上报梁山,早做应对。”

众人纷纷点头,认为武松思虑周全。

“只是,”朱武提醒道,“我们如今行踪需更加隐秘。那‘雾隐’组织,以及石松年的人,恐怕都不会放过任何知情者。”

武松目光扫过众人:“从明日起,所有人深居简出,非必要不离开柳家集。张青哥哥,二娘,摊子暂且收了吧,以免惹人注意。公孙先生,朱武兄弟,烦劳二位,在这屋舍周围布下些简单的预警阵法。”

“好。”众人应下。

接下来的几日,柳家集风平浪静,仿佛之前的波澜从未发生。武松等人如同潜龙在渊,默默蛰伏,只是通过一些极其隐秘的渠道,与李俊水军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并设法将关于石松年和“雾隐”的重要情报,通过另一条紧急线路,送往梁山泊。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午后,一名陌生的货郎敲响了瓦房的门。施恩前去应门,那货郎递上一封没有署名的信,说是受人之托,交给此间主人,随即匆匆离去。

施恩将信交给武松。武松拆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张薄纸,纸上画着一艘简单的船,船帆上隐约有个标记,正是那日在河口见过的、疑似石太尉的旗帜图案!船的下方,写着一行小字:

“三日后,子时,君山残址,故人备薄酒,静候大驾。知‘彼岸’秘辛者。”

没有落款,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仿佛笃定武松一定会去。

武松将纸条传给众人观看。

“故人?哪个故人?玄冥、鬼幡皆已伏诛,难道是逃走的其他护法?”鲁智深疑惑道。

朱武沉吟:“未必是圣教中人。也可能是……‘雾隐’的人,或者……石太尉那边的人。他们或许已经查到了我们的落脚点,以此信试探,或者……设下鸿门宴。”

公孙胜掐指推算,眉头微蹙:“此行凶险异常,卦象显示迷雾重重,杀机暗藏。”

武松看着那纸条,目光沉静。对方以“彼岸”秘辛为饵,显然是抓住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无论这是陷阱还是机会,他似乎都没有不去的理由。

“看来,这趟君山,是非去不可了。”武松缓缓将纸条攥紧,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