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格?武松眉头微蹙。他乃穿越之人,命格自然与这方世界之人不同。难道这也能被窥探?
“先生可知那‘圣教’究竟有何图谋?其根底又在何处?”武松问道。
公孙胜摇了摇头,拂尘轻扫,面露忧色:“其根底隐藏极深,似有高人蒙蔽天机,贫道亦难窥全貌。只隐约感知,其与上古某些失落传承、域外邪魔之说有所关联,信奉所谓‘明尊’,行事诡秘莫测,擅长操纵人心、炼制邪物。那‘幽冥蚀骨咒’与番僧毒杖,恐怕只是其冰山一角。”
他顿了顿,看向武松,语重心长:“师弟,你如今已成彼等眼中钉,肉中刺。日后行事,万不可再如以往般一味刚猛。需知刚极易折。遇事当多思量,山寨之内,亦非全然铁板一块。”
武松默然。公孙胜此言,已是近乎明示山寨内部亦有隐患,且与那圣教或有牵连。他想起青州之行的蹊跷,想起聚义厅中某些人暧昧的态度,心中那根弦绷得更紧了。
“多谢先生提醒,武松记下了。”他郑重道。
公孙胜点了点头,又道:“你之内力虽成阴阳相济之势,但终究初成,运用之法尚显粗糙。贫道于道门炼气之术略知一二,或可与你切磋印证,助你更快掌握其中变化。”
武松闻言大喜:“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当下,两人便在这月下空地上,切磋论道起来。公孙胜不擅近身搏杀,但其对气的理解和运用,远超武松。他并未传授具体招式,而是从道门“抱元守一”、“气贯周身”、“刚柔虚实”等基本道理出发,结合武松阴阳内力的特性,加以引导点拨。
武松只觉以往许多晦涩难明之处,经公孙胜稍加点拨,便豁然开朗。体内那团混沌内力,仿佛被注入了灵性,运转更加如意,刚柔转换更加圆融。
直至月落星沉,东方泛白,两人才各自收功。
武松只觉得神清气爽,虽一夜未眠,精力却前所未有的充沛,对自身力量的掌控,更是上了一个台阶。他对着公孙胜深深一揖:“先生指点之恩,武松没齿难忘!”
公孙胜拂尘轻扬,淡然一笑:“同舟共济,分内之事。但愿他日风波起时,师弟能凭此身艺业,护得身边人周全,亦为我梁山寻得一线生机。”
说罢,他转身飘然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之中。
武松独立崖边,望着脚下渐渐苏醒的梁山泊,心中豪情与责任感交织。力量愈强,责任愈重。前路艰险,但他已不再是刚穿越时那个只知打虎复仇的武松。
他握紧双拳,感受着体内奔流不息、阴阳轮转的全新力量,目光穿透云雾,望向远方。
无论来的是朝廷大军,还是圣教妖人,或是内部的暗流,他都已做好了准备。
这梁山的命运,这众兄弟的结局,他定要凭这双拳,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