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决定“围魏救赵”。
她秘密约见了集团几位并非孙建成嫡系、但手握实权、且对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早有不满的区域公司总经理和独立事业部负责人。
在一家私密性极高的俱乐部包间里,陈玥没有绕弯子,直接摊开了自己的底牌。
“各位都是集团的肱骨之臣,应该比谁都清楚,守着旧摊子,我们还能吃几年老本?”陈玥开门见山,将一份份关于各区域市场竞争态势、传统业务利润率下滑的分析报告推到对方面前。
“孙总他们担心的风险,我理解。但我想请问各位,是跟着我赌一个有可能输、但赢了就是海阔天空的未来更危险?还是跟着他们,眼睁睁看着船沉下去,大家一起完蛋更危险?”
她展示了新材料联盟已经拿下的航天订单、与国际专利海盗初战告捷的消息,以及几家已投资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势头。
“我不是要夺谁的权,我是要带着大家一起找活路,找新路!”陈玥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默薇资本需要新的发动机。在我规划的新版图里,在座的每一位,都有机会成为开疆拓土的封疆大吏,而不是困守在日渐萎缩的旧城池里等死。”
她抛出了具体的诱惑:对于支持她战略转型的业务板块,集团将给予更大的自主权和利润分成比例;对于愿意将部分资源投入到新兴领域的负责人,她将开放联盟的优质项目和供应链资源,共享发展红利。
这是赤裸裸的利益捆绑和未来许诺。
几位实权派人物看着手中极具说服力的数据,听着陈玥描绘的、与他们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蓝图,眼神开始闪烁。他们与孙建成更多是旧日情分和利益惯性,并非铁板一块。在切实的利益和可见的未来面前,忠诚的天平开始倾斜。
与此同时,陈玥授意联盟内的核心企业,以及几家关系密切的媒体,开始有选择地释放默薇资本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布局的利好消息,并刻意强调了这些布局与国家战略方向的高度契合。正面舆论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内部匿名信的负面影响。
陈玥的这一手“分化拉拢”和“外部造势”,如同在铁板一块的守旧派阵营中,巧妙地打入了几个楔子。孙建成等人很快察觉到了内部支持力量的松动,攻势不得不暂时缓和下来。
然而,无论是陈曦对内部渗透网络的清查,还是陈玥对守旧派阵营的分化,都只是暂时稳住了阵脚。风暴之眼并未消散,反而因为暂时的平静而显得更加深邃可怕。
陈曦需要找出张涛背后的指使者,清除内部的所有隐患;陈玥则需要将口头承诺转化为实际的权力重组和利益再分配,真正掌控默薇资本的航向。
他们都处在风暴最剧烈的中心,四周是汹涌的暗流和虎视眈眈的对手。一步踏错,便可能满盘皆输。真正的考验,不在于能否顶住压力,而在于能否在这极致的压力下,保持清醒,找到那条通往胜利的、最狭窄的通道。风暴还在持续,而他们,必须成为那个能在风暴眼中,稳住舵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