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双城谜局(1 / 2)

王工的办公室门在李工闪入后,悄无声息地合拢。陈曦坐在自己的监控屏幕前,心脏平稳地跳动着,仿佛一个耐心的猎手。他没有监听内部的谈话,那太容易被反侦察,也容易打草惊蛇。他只需要确认他们的接触,这就足够了。

压力已经给到,接下来,就是等待猎物在焦躁中犯错。

他重新调出李工领取的那些加密通讯模块配件的记录,眼神锐利。这些配件型号特殊,并非实验室标配,更偏向于民用加密通讯设备的改装件。李工一个底层工程师,要这些做什么?测试?这个借口在陈曦看来苍白无力。

他立刻联系了项目组内部的安全顾问,一位背景深厚、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代号“山猫”。

“查一下李工,重点是近期所有非项目通讯记录,包括他个人电子设备在园区内的信号捕捉。另外,他领取的那批配件,我需要知道可能的流向和用途。”陈曦下达指令,语气冷静。

“明白。”“山猫”的回答简洁有力,没有多余疑问。

处理完这边,陈曦将注意力转回技术层面。他必须确保,即使内部有蛀虫,项目的核心进程也不能停滞。他召集了以赵磊为首的绝对核心小组,启动了一套完全隔离的备用开发环境,核心算法的进一步优化在绝对保密中继续进行。他像下棋一样,一边防守,一边布局,一边还要保证进攻的势头。

就在陈曦在杭州的实验室里布网的同时,巴黎的陈玥正面临着一场让她心寒的背叛。

“数字肌理”系列的成功,催生了大量的仿制品和“致敬”之作,这本在预料之中。但陈玥万万没想到,最致命的一刀,来自内部。

她的工作室核心成员之一,负责面料后期处理和技术实现的法国工程师安东尼奥,被爆出私下将部分关键的激光蚀刻参数和特殊染织工艺细节,泄露给了“LAuture”的一个主要竞争对手——“Nouvelle Vague”(新浪潮)。

“Nouvelle Vague”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推出了一系列风格、质感与“数字肌理”高度相似,但价格低廉得多的成衣产品,并铺天盖地地进行宣传,打着“让数字艺术触手可及”的旗号,抢占中端市场。

消息传来时,陈玥正在与“LAuture”商讨下一个季度的合作细节。索菲女士拿着平板上刚刚弹出的新闻,脸色铁青地递到她面前。

“陈,我想你需要一个解释。”索菲的声音压抑着怒火,“安东尼奥是你团队的人!我们的独家技术优势,现在成了街头货!”

陈玥看着屏幕上那些熟悉的纹理和光影效果,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安东尼奥,那个总是带着腼腆笑容,对技术有着近乎痴迷追求的年轻人,她曾将他视为左膀右臂,甚至考虑过让他参与更核心的研发。

信任的崩塌,往往只在瞬间。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安东尼奥的动机是什么?钱?还是另有隐情?“Nouvelle Vague”是如何绕过专利壁垒的?他们肯定对技术细节做了微调,但核心原理的泄露,足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模仿出七八分相似的效果。

“索菲,我很抱歉。”陈玥的声音有些沙哑,但眼神已经恢复了锐利,“这是我的失察。我会立刻处理这件事,并评估对‘LAuture’造成的损失。”

她回到工作室,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安东尼奥的工位已经空了,只留下一封简短的辞职信,声称是“个人职业发展需要”。其他团队成员看着她,眼神复杂,有同情,有疑虑,也有不安。

陈玥没有立刻发作,也没有召开会议稳定人心。她独自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反锁了门。她需要空间来思考,来理清头绪。

她调出了安东尼奥经手过的所有技术文件访问记录、实验室门禁记录、以及工作室的公共区域监控。她像陈曦分析代码一样,仔细审视着每一个细节。她发现,在“Nouvelle Vague”产品发布前的几周,安东尼奥曾多次在下班后独自留在工作室,访问了一些并非他当前工作必需的核心技术档案库。监控还拍到他曾与一个陌生面孔在工作室附近的咖啡馆有过短暂接触。

证据链逐渐清晰。

但陈玥知道,仅仅证明安东尼奥泄密还不够。她需要知道,“Nouvelle Vague”到底拿到了多少东西?他们后续还有什么计划?更重要的是,她如何挽回局面,守住自己和“LAuture”的共同利益?

她拿起电话,没有打给律师,而是拨通了一个在法国知识产权和商业调查领域颇有能量的私人顾问的电话。同时,她让助理立刻整理所有关于“数字肌理”系列的技术专利、设计版权登记文件,准备发起法律诉讼。

然而,法律程序漫长,而市场的遗忘速度很快。她必须拿出更雷霆的手段。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脑中成形。她联系了索菲。

“索菲,道歉和赔偿无法弥补品牌的损失。”陈玥的语气异常冷静,“我们需要一场更漂亮的胜仗。我提议,将我们原定于下个季度发布的‘数字肌理2.0’概念,提前发布,并且,规模要更大,技术要更震撼。”

索菲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陈,你确定?‘2.0’的技术还不完全成熟……”

“必须确定。”陈玥斩钉截铁,“‘Nouvelle Vague’模仿的只是1.0的皮毛。我们要用2.0,告诉他们,也告诉所有人,什么才是不可复制的核心。这不仅是商业反击,更是尊严之战。”

她的果断和魄力感染了索菲。“好!我去说服总部,调动一切资源!”

挂断电话,陈玥深吸一口气。她走到窗前,看着巴黎灰蓝色的天空。背叛如同淬毒的匕首,带来的不仅是疼痛,还有被迫快速生长的铠甲。她意识到,在这个光鲜亮丽的圈子里,技术和艺术是矛,但资本、人性和律法,才是真正的盾与战场。

东西方两座城市,兄妹二人几乎同步陷入了由内部信任危机引发的谜局之中。陈曦在数据的海洋里追踪着内鬼的蛛丝马迹,布下天罗地网;陈玥在时尚的名利场中应对着背叛的残局,筹划着绝地反击。

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解决眼前的危机只是第一步。如何重建信任的壁垒,如何在复杂的利益网络中确保自身和核心成果的安全,将是他们接下来必须面对的,更为严峻的课题。谜局刚刚揭开一角,真正的博弈,现在才真正开始。

“山猫”的调查报告比陈曦预想的来得更快,也更触目惊心。报告显示,李工在过去三个月内,通过数层跳板,与一个境外注册的空白壳公司存在加密通讯,内容无法破译,但通讯频率在项目关键节点前后显着升高。而那批被领走的加密通讯模块配件,其技术规格与市面上某款常用于商业间谍设备的改装组件高度吻合。

证据链几乎闭合,指向李工涉嫌泄露项目敏感信息。动机?或许是巨大的经济利益,或许是其他把柄被掌握。

但陈曦的眉头并未舒展。他盯着报告里关于王工的那部分——“未发现直接异常通讯记录,行为模式符合项目规范。” 太干净了,干净得像精心擦拭过的现场。王工在事发前后的镇定,在会议上的引导性发言,以及李工在压力之下第一个去找的人是他……这些细节像幽灵一样在陈曦脑中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