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皇上,告诉京师的百姓。”
“永平的血债,咱们关宁军记下了。”
“这几个杂碎,一定要千刀万剐,祭奠这满城冤魂!”
谢尚政重重抱拳:“遵命!”
囚车隆隆,驶出死寂的永平城。
车轮碾过血泥,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辙印。
祖大寿站在城头,望着北方。
阿敏跑了。
但他跑不远。
“陈阳……”
祖大寿喃喃自语,念叨着那个在喜峰口创造奇迹的名字。
“你把皇太极打废了,这剩下的烂摊子,我祖大寿若是收拾不干净,还有什么脸面见辽东父老?”
风,卷起地上的纸钱,在空中打着旋儿。
大明崇祯三年的春天。
来得格外惨烈。
......
崇祯三年,正月十五。
本该是上元佳节,花灯如昼。
但北京城的百姓,却无心过节。建奴虽然退了,但京畿之地的创伤还在,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恐慌。
就在这时,德胜门外,传来了一阵沉闷如雷的车轮声。
守城的士兵探头望去,顿时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只见地平线上,一支杀气腾腾的军队缓缓走来。
而在军队的前方,是望不到尽头的马车长龙。
车上全是人头!
硝制过的、狰狞的、留着金钱鼠尾辫的建奴人头!
一车又一车,堆叠在一起,仿佛是从地狱里拉出来的货物。
每辆车上都插着旗子,写着斩杀的敌军所属旗号。
“正黄旗!”
“镶黄旗!”
“正白旗!”
……
足足六万颗!
这不仅仅是数字,这是尸山血海堆出来的视觉冲击。
陈阳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身后跟着满桂和秦良玉。
“大捷!喜峰口大捷!”
“山西镇总兵陈阳,全歼建奴六万!阵斩五位贝勒!”
“皇太极败逃出关!”
骑兵们策马在城门前奔驰,高声嘶吼着捷报。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北京城。
百姓们疯了。
“杀得好!杀得好啊!”
“呜呜呜……孩儿他爹,你看到了吗?陈总兵给你报仇了!”
“大明万岁!”
紫禁城内。
崇祯皇帝正在乾清宫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王承恩跌跌撞撞地冲进来,连鞋都跑丢了一只。
“皇爷!皇爷!”
“来了!陈总兵回来了!”
“还有……还有六万颗建奴首级!就在永定门外!”
崇祯猛地停下脚步,身体剧烈颤抖。
六万首级?
他猛地推开殿门,声音因为极度的亢奋而变得尖利。
“摆驾!摆驾永定门!”
“朕要亲自去看看!”
自打皇太极兵临城下,这座大明的心脏就再也没有真正舒展过。
哪怕是前几日传来了永定门大捷的消息,也只是让百姓们暂时松了一口气,可那深入骨髓的恐惧,依旧像阴云一样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鞑子退了吗?真的退了吗?会不会杀个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