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绕道而行(1 / 2)

蓟州城。

北地萧瑟的寒风,刮过斑驳的城墙,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袁崇焕按着腰间的佩剑,站在城楼之上,目光如铁,望向城外那一片沉寂的旷野。

他的身后,是刚刚抵达,同样疲惫不堪的关宁铁骑。

人马虽然困乏,但那股百战余生的悍勇之气,却如同一柄柄出了鞘的利刃,让整个蓟州城的守军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心安。

“督师,斥候已经派出三轮,方圆三十里,未见建奴大军踪迹。”副将祖大寿快步上前,声音里带着一丝困惑,“只有些许游骑的马粪,看样子,他们确实来过。”

袁崇焕没有回头。

他一把抓过城墙上的一个铁火盆,凑近自己那张被风霜刻满了痕迹的脸。

火光映照下,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嘴唇干裂,胡茬坚硬如铁。

自从接到后金入关的消息,他已经超过五天五夜没有合眼。

“他们会来的。”

袁崇焕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

“皇太极不是蠢货,他知道蓟州是通往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

“他若想取京师,必先拔掉我这颗钉子。”

他立刻开始接管城防,调兵遣将,分派任务。

关宁军的精锐被布置在最关键的城段,火炮被推上城墙,滚木礌石堆积如山。

整个蓟州,在短短半天之内,就从一个普通的边镇,变成了一座戒备森严、杀气腾腾的战争堡垒。

所有人都相信,一场惨烈的攻防血战,即将在此地爆发。

袁崇焕在等待。

他等待着皇太极的大军,出现在地平线上。

……

同一时间,蓟州城东三十里外,一处隐蔽的河谷内。

后金大营,帅帐之中。

皇太极身前的炭火烧得正旺,他手中捧着一碗滚烫的马奶茶,神态悠闲,与蓟州城内的紧张气氛形成了天壤之别。

“大汗,袁崇焕已经入蓟州,城中防备森严。”

代善、莽古尔泰、阿济格等一众八旗旗主、贝勒,分列两侧,神情各异。

刚刚在遵化吃了大亏的阿济格,脸上还带着未消的惊悸与愤恨。

“大汗!那支黑甲骑兵来路不明,战力极其恐怖!末将以为,当暂避其锋,查明其来路再做打算!”

他将在遵化城外的遭遇,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遍。

尤其是那闻所未闻的火枪,以及刀枪不入的黑色铠甲,让在场的八旗贵胄们,无不色变。

皇太极听完,只是平静地呷了一口茶。

“一支孤军罢了。”

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能击溃你,说明其战力确实不俗。但一支奇兵,改变不了大局。”

他的目光,扫过地图上“蓟州”的位置,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弧度。

“袁崇焕,是条好狗。”

“他以为我会去啃他这块硬骨头。”

皇太极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从蓟州城的旁边,划过一条弧线,直指西边的通州。

“但他忘了,好狗,只会守门。”

“我们,不必走门。”

他转过身,看向帐下所有的将领,眼中闪烁着狼一般的狡黠与残忍。

“传我军令!”

“全军衔枚,马蹄裹布,今夜三更,拔营起寨。”

“绕过蓟州,潜越而西!”

“天亮之前,本汗要让袁崇焕发现,他的身后,已是朕的天下!”

……

夜,深沉如墨。

蓟州城外,一片死寂。

只有城头上的火把,在寒风中摇曳,将士卒们紧张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袁崇焕依旧没有休息,他亲自巡视着每一段城墙,目光警惕地扫视着黑暗中的每一寸土地。

然而,他什么也看不到。

他不知道,就在他视线的死角,就在那连绵的丘陵背后,一支十万人的庞大军队,正像一条沉默的巨蟒,悄无声息地,从他身边滑过。

没有一丝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