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海上霸主(1 / 2)

福建,泉州府,安海镇。

侯盛财的商队刚刚抵达码头。

十几辆大车,装载着五千面镜子,在护卫的簇拥下缓缓停在一座三层高的砖木楼前。

楼上挂着“郑记商行”的匾额,字迹苍劲,透着海商特有的霸气。

侯盛财跳下马车,整理了一下被海风吹乱的衣襟。

作为行走于晋商与海商之间的掮客,他深知这次生意的分量。

郑芝龙。

这个名字在东南沿海,比任何一位朝廷命官都要响亮。

“侯掌柜,龙爷在楼上等您。”

一个精干的伙计迎上前,眼神锐利地扫过车队。

侯盛财点头,带着两名心腹,登上木楼。

三楼雅间。

推门而入,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扑面而来。

正中坐着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

他身穿玄色锦袍,腰系玉带,面容俊朗,眉宇间却透着股子狠劲。

正是郑芝龙。

他左手边站着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文士,正是财政主管施福。

右手边则是胞弟郑芝虎,体型魁梧,虎目圆睁。

“侯掌柜,一路辛苦了。”

郑芝龙没有起身,只是微微抬手示意。

语气客气,但那股上位者的气势,让人不敢小觑。

侯盛财连忙抱拳:“龙爷客气,能为龙爷办事,是侯某的荣幸。”

郑芝龙笑了笑,没有接话。

他的目光落在侯盛财身后的木箱上。

“就是这个?”

侯盛财立刻示意心腹打开木箱。

锦缎包裹层层打开,露出里面的玻璃镜。

郑芝龙接过一面,随意照了照。

镜中的男人,眉目如画,眼神凌厉。

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己鬓角的几根细发,甚至能看到瞳孔中倒映的窗外景象。

这种清晰度,是他见过的任何铜镜、西洋镜都无法比拟的。

雅间内陷入短暂的寂静。

郑芝虎凑过来,也拿起一面镜子。

当他看到镜中自己那张粗犷的脸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大哥,这镜子……”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

“比我从红毛番那里买的西洋镜,清楚十倍不止!”

施福也走上前,仔细端详着镜子。

他是读书人出身,见识广博。

此刻看着这面镜子,眼中满是震撼。

“龙爷,此物若流入市场……”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

“恐怕整个东南的生意,都要重新洗牌。”

郑芝龙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把玩着镜子,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良久,他才开口。

“侯掌柜,这镜子,是何来路?”

侯盛财早有准备,立刻答道:

“这镜子是山西偏关一位陈姓商人所卖。”

“此人名叫陈瑞。”

“侯某此次从他手中,陆续以一百两一面的价格,购得五千面镜子。”

一百两一面!

郑芝虎瞪大眼睛:“这么贵?”

侯盛财苦笑:“龙爷有所不知,这价格在山西本地已经算便宜了。”

“在京师、江南,这镜子能卖到两三百两一面,仍是有价无市。”

“侯某能以一百两拿货,已是走了个先。”

郑芝龙眯起眼睛。

他在海上闯荡多年,什么样的宝贝没见过?

西洋的玻璃器皿、日本的精钢刀剑、南洋的香料宝石……

但眼前这镜子,确实是他见过最精美、最实用的奇物之一。

“侯掌柜,你实话告诉我。”

郑芝龙放下镜子,声音平淡。

“这五千面镜子,你准备卖我多少钱?”

侯盛财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郑芝龙不是好糊弄的人。

“龙爷,侯某不敢欺瞒。”

他抱拳道。

“这批货从山西运到福建,路费、护卫费、打点费,林林总总加起来,每面镜子成本在一百三十两左右。”

“侯某此次带来三千面,算上路上损耗和风险,准备以两百面的价格,卖给龙爷。”

两百两!

郑芝虎立刻皱眉:“侯掌柜,这价格可不低。”

侯盛财连忙道:“虎爷息怒,侯某确实没有漫天要价。”

“这镜子在江南能卖三百两,在日本、南洋,价格只会更高。”

“龙爷若能拿下这批货,转手之间便是数倍利润!”

郑芝龙摆了摆手,制止了郑芝虎。

“施先生,你怎么看?”

郑芝龙看向施福。

施福略一沉吟,缓缓道:

“龙爷,此物利润惊人,确实值得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