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荣升百户(2 / 2)

他暗自思忖:若能将此事办得漂亮,不仅能在兵部那边挣回颜面,或许还能在圣上面前留下“治下有方”的印象。

几位大员不约而同地取过朱笔,在捷报上批下急促而郑重的文字。

宣大总督魏云中批示:“着速派员核查功次,务必详尽准确,不得稍有疏漏。如查明属实,即刻具题请旨,以彰忠义,励将来。”

山西巡抚耿如杞的批语更为急切:“地方义举,实为可嘉,当速核速奏,不得因循延误。若使忠勇之士久候功赏,岂非寒了天下义士之心?”

两位封疆大吏心照不宣地加快了公文流转的速度。

宣大总督魏云中甚至召见了,岢岚兵备道陈奇瑜,言语间对陈奇瑜“治军有方”频频称许,暗示此番核功定会从速从优。

在各方有意推动下,此番核功的效率远超平常。宣大总督和山西巡抚各自派出了干练的官员,会同按察司的人员,组成联合勘查组,火速赶往偏关县唐家庄。

勘查组抵达后,首级,经过石灰处理、缴获的旗帜、部分兵器、马匹,以及俘获的次要头目,一应俱全,账目清晰。

尤其当那两百名、手持雁翎刀、军容肃整的乡勇列队接受检阅时,勘查官员们无不暗自点头,心中已信了八九分。

这支“乡勇”的精气神,比许多卫所官军还要强上不少!

至于甲胄来源,一口咬定是缴获黑山马匪的“珍藏”,并呈上部分“粗劣”的旧甲作为佐证。

核查的文书连同功册快马送入京师时,崇祯皇帝正为辽东战事和内部流寇焦头烂额,心情郁结。

见到这份来自山西的捷报,虽然规模不算巨大,但“乡勇破贼”、“阵斩渠魁”的字眼,让他阴郁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慰藉。

这证明大明子民中仍有忠勇之士,地方团练亦可倚为干城,正是朝廷需要大力宣扬的典范。

崇祯帝当即下旨嘉勉,对岢岚兵备道陈奇瑜“训导有方、激扬忠义”予以褒奖,并责令兵部从速议功升赏。

有了皇帝的旨意,兵部的流程走得飞快。

尽管朝廷财政拮据,实物赏赐不多,但在官职和名誉上的封赏却并未吝啬。

毕竟,鼓励地方自保、授予虚衔,是成本最低的维稳方式。

一个月后,升赏文书正式下达:

宣大总督魏云中,现加兵部尚书衔,正二品,赏银二百两,纻丝二表里,以旌其统御有功。

加衔后,品级虽未提升,但地位更为尊崇,班次位列其他未加此衔的总督之上。

山西巡抚耿如杞,原官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正四品,现加右副都御史衔,正三品,赏银一百五十两,纻丝一表里,以奖其抚境安民。此举使其品级得以提升,权威更重。

岢岚兵备道陈奇瑜,原官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整饬岢岚兵备道,正五品,现升山西按察司按察使、整饬山西兵备道,正三品,仍兼岢岚道事,赐绯袍一袭,赏银百两,以彰其举荐忠勇、整饬有方。

此为实职升迁,连升两级,权责与地位大幅提高。

唐家庄一众人员封赏如下:

陈阳:原为白身,现擢升百户,正六品,实授唐家庄堡防守官,兼任防守双城墩;

赵温、李陵:原为戴罪边军逃卒,现赦免前罪,授总旗,从七品;

李大牛、赵二虎:原为乡勇首领,现授小旗,从九品;

唐默、唐辉、唐健:原为庄丁,现授小旗,从九品;

赏银五百两,纻丝表里各二,其余有功及阵亡人员,由陈阳核实后报部赏恤。

“恭喜大人!”

见陈阳明了内情,厅内众人再次齐声道贺,这一次,声音中更多了几分敬畏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