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每投入2163元人民币购买白银,运送到明朝兑换成黄金后再带回现代,就能净赚 接近2.7万元人民币!
利润率超过十二倍,这简直是点石成金的炼金术!
陈阳的呼吸不由得微微急促起来。
如果放大规模呢?
穿越石的次元空间目前有1立方米,白银密度约10.5克\/立方厘米。
意味着1立方米空间理论上可以装载高达 10.5吨 白银!
即便考虑到堆放间隙,装载 8-9吨 绝对可行。
以较为保守的 8吨(8000公斤) 计算:
购银成本: 8,000,000克 x 5.8元\/克 = 46,400,000元 (四千六百四十万元)。
在明朝兑换成800,000克黄金(即800公斤)。
带回现代售出收入: 800,000克 x 820元\/克 = 656,000,000元 (六亿五千六百万元)。
单次穿越毛利: 656,000,000 - 46,400,000 = 609,600,000元 (六亿九百六十万元)!
如果将空间扩展到十立方米,那么一次穿越的利润就是六十亿。
还有什么生意比穿越更赚钱的?
最关键的是,这条路径的安全性极高。
而且现代的白银纯度高于明朝的白银。
倒卖速度肯定快。
只要有黄金的地方,就去换黄金。
白银又是明朝官方的法定货币。
这纯粹是利用两个平行世界之间巨大的货币汇率差进行的降维打击!
想到这里,陈阳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在加速流动,一种掌控经济命脉的巨大兴奋感席卷全身。
然而,陈阳的野心并未止步于单纯的低买高卖式贵金属套利。
“要带,就不仅仅是商品本身,必须把生产这个商品的‘母机’——整个生产线带过去!”
一个更加宏伟的蓝图在他心中展开。
他的目标,将不再仅仅是一个穿梭两界的超级倒爷。
而是要成为在明末那片土地上,亲手播下工业革命火种、缔造一个全新工业体系的世界!
火柴与玻璃。
这两样东西,在明末都是堪称划时代的“神物”,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所需原材料在明末不难获取或替代,但一旦量产,市场需求将是爆发性的,并且能极大地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生活品质,为他积累庞大的资金和声望。
火柴生产线: 想象一下,当明朝的百姓和军队还在费力地使用火折子、火镰石,为取火而烦恼时,他麾下的工坊已经能昼夜不停地量产出一盒盒轻轻一划就能燃起稳定火焰的“安全火柴”或“红头火柴”!
这将是多么震撼人心的场景?
一套小型的、半自动化的火柴生产设备,包括木材切梗、梗头预处理、蘸取药浆、烘干、装盒包装等核心环节。
占地面积不大,对动力要求不高,初期可人力、水力驱动,技术难度相对可控,却能彻底颠覆延续千年的取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