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明抢先一步,握住陈阳的手:“陈先生,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请务必赏光,将藏品移至我们收藏协会的展厅,我们已经邀请了协会最资深的几位老师傅,当场为您鉴定!所有费用协会承担!”
他此举既是想掌控局面,也是想压沈鹤年一头。
沈鹤年冷哼一声,但没反对。
在协会的地盘公开鉴定,虽然主导权可能不在自己手里,但东西的真伪一旦被官方认定,也更方便他后续操作。
陈阳点头同意。
于是,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沈鹤年和高景明的人马小心翼翼地护送着这些“地摊货”。
如同迎接圣物般,将它们转移到了不远处的市文物收藏协会大厅。
协会大厅内,灯火通明。
闻讯赶来的十多位资深收藏家、退休老教授早已等候在此,个个神情激动。
当藏品被一一摆上铺着绒布的展台时,现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戴上白手套,拿着各种仪器,开始了紧张而严谨的鉴定。
过程漫长而安静,只有仪器轻微的声响和专家们偶尔的低语。
最终,协会首席鉴定师,一位姓秦的老先生代表专家组宣布了结论:“经我们一致鉴定,这批藏品皆为真品,且保存状态极佳,价值……价值连城!”
他逐一说明:“尤其这件汝窑笔洗,釉色天青,冰裂开片自然,‘雨过天青’之感跃然其上,支钉痕呈香灰色,虽小却精,实属罕见,估价……至少在两千八百万以上!”
“这些战国玉璜、汉代玉璧,工法古朴,玻璃光宝气内蕴,历史价值极高,打包估价可达一千八百万!”
“元代青花、明代五彩瓷器……品相完好,市场热门,这批打包估价约两千五百万!”
“明代黄花梨家具,用料考究,工艺精湛,是明式家具的标准器,保存如此完好,实属难得,这批大型家具打包估价可达四千万!”
……
每报出一个估价,在场众人的心跳就加速一分。
当所有估价在内部快速汇总后,一个惊人的数字浮现出来——这批藏品的总市场价值,初步评估竟接近三亿元!
所有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陈阳,呼吸粗重。
高景明作为会长,强压激动,率先开口,志在必得:“陈先生,您这批藏品,意义重大。我们协会愿意整体协调,内部消化,价格就按刚才评估的来,保证公平!”
他想一口吃下,垄断资源。
沈鹤年立刻打断,笑容意味深长:“高会长,好东西见者有份。陈先生既然公开摆摊,自然是价高者得。我鹤年拍卖愿意为每一件藏品单独出价,并且可以提供最专业的流通渠道。”
他看向陈阳,暗示能解决最棘手的来源问题。
其他收藏家也纷纷开口,想要分一杯羹,但财力显然无法与高、沈二人抗衡。
陈阳这才缓缓开口:“感谢各位厚爱。既然都认可它们的价值,那就按规矩来。单件或分类打包竞拍,价高者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高景明和沈鹤年,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但是,我有一个前提。我需要手续齐全的卖掉这些藏品。谁能帮我最高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优先考虑与其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