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特产开路(1 / 2)

陈阳与李茂才握了握手,他神色从容,语气平和:“李科长,各位,辛苦了。电厂刚刚完成股权交接,正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期,设备老化问题积弊已久,这次不得已进行大幅降负荷升级改造,确实给电网的稳定运行添了麻烦,也辛苦各位专程跑一趟。”

“理解,理解企业发展中的难处。”李茂才打着哈哈,话锋却并未放松,“不过嘛,陈总,规章制度就是规章制度,流程还是要走的,还望您能体谅我们的工作。”

陈阳点了点头,仿佛并未听出对方话里的坚持,自然而然地接过话头:“这是自然。这样吧,李科长,您和两位同志远道而来,舟车劳顿,现在也快到晚饭时间了。工作上的事情,我们不妨边吃边聊,让我略尽地主之谊,也算给各位接风洗尘。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私房菜馆,环境安静,菜品也还过得去。”

李茂才眼中精光一闪,脸上笑容顿时真切了几分,假意推辞道:“哎呀,这怎么好意思,我们这是在工作期间,有纪律要求……”

“诶,李科长,再忙也不能饿着肚子谈工作嘛。”陈阳语气诚恳,态度坚决,“就是一顿家常便饭,不喝酒,肯定不耽误您的正事。而且,关于设备引进的最新进展,我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向您做个非正式的口头沟通,听听您这位专家的意见。”

听到“非正式沟通进展”和“听听意见”,李茂才脸上的犹豫瞬间消散,顺势点了点头,笑容满面:“既然陈总如此盛情,那……那我们再推辞,就显得不近人情了。好,那就叨扰陈总了。”

饭局设在一处名为“竹苑”的私人会所,隐于市郊,环境清幽,私密性极佳。包厢内古色古香,熏香袅袅,完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餐桌上没有茅台五粮液之类的烈酒,取而代之的是年份上好的黄酒,温得恰到好处。菜肴更是精致,并非山珍海味,却都是选用当季最新鲜的食材,由厨师精心烹制,味道醇厚,格调高雅。

席间,陈阳并未过多谈及电厂的具体技术难题或那套虚构的“进口设备”,只是从容地引导着话题,从本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聊到宏观的经济走势、行业动态,言谈间显露出与年龄不符的见识与沉稳。

他频频举杯,以茶代酒或浅酌黄酒,劝菜布汤,态度热情而不谄媚,分寸拿捏得极好。

李茂才也是个中老手,见陈阳如此上道,且安排的场合、菜品、酒水都如此合心意,心情大为舒畅。

他本就健谈,几杯温黄的陈年黄酒下肚,话匣子更是打开,天南地北,侃侃而谈,席间气氛十分融洽。

随行的两名年轻科员,开始时还有些拘谨,但在陈阳不着痕迹的关照和融洽的氛围下,也渐渐放松下来,偶尔也能插上几句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茂才面色红润,拍着陈阳的肩膀,语气亲热得仿佛多年老友:“陈总,老弟啊!跟你真是投缘!说实话,你们电厂报上来的那个数据,确实……嗯,有些地方经不起细推敲,按规矩,是要好好查一查的。”

他压低声音,身体微微前倾,带着一股酒气混合着茶香的温热气息:“不过嘛,老哥我理解你!哪个企业没点难处?设备更新换代,阵痛期,难免的!只要不影响主干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咱们是可以灵活处理的。报告嘛,终究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写,关键还是看实际情况和……沟通理解的程度。”

陈阳心领神会,举起了手中的茶杯,郑重道:“李哥能如此体谅,小弟感激不尽。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一切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