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整军经武(1 / 2)

唐伯雍带着唐婉与一众族人走向陈阳。他目光复杂地看向眼前这个年轻人——有感激,有后怕,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

他朝着陈阳,深深一揖到底。

“陈小友……不,陈公子!”唐伯雍声音低沉,“今日若非你力挽狂澜,唐家庄上下两千余口,必将鸡犬不留!”

陈阳上前一步,扶住唐伯雍的手臂:“庄主不必多礼。眼下当务之急,是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安抚庄民。”

“对,对!”唐伯雍连连点头,立即转身吩咐唐健、唐辉、唐默等人组织人手善后。

清点结果很快出来了。

唐家庄方面,乡勇阵亡五十人,二十名叛徒被就地处决。剩余乡勇一百三十人。其他成年男丁阵亡一百五十人,仅余五十人。可谓惨胜。

敌军方面,流民死伤超过千人,马匪战死四五百人。投降流民约九百人,反水马匪两百余人。俘虏的一百马匪被就地正法。

缴获战马七百五十余匹,兵器铠甲堆积如山。

那投降的八百多流民眼巴巴地望着陈阳,等待发落。

陈阳心中已有决断。乱世之中,人口与武力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硝烟散尽的唐家庄,弥漫着悲伤与忙碌交织的气氛。阵亡者的遗体被小心收殓,伤者得到救治。空气中飘散的血腥味,提醒着人们刚刚经历的生死劫难。

陈阳明白,必须尽快整合力量,巩固成果。

唐府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而严肃。唐伯雍、几位族老、唐健、唐辉、唐默等庄内核心人物悉数在座,陈阳及其手下的李大牛四人也在场。

“此战我唐家庄得以保全,全赖陈公子力挽狂澜。”唐伯雍首先开口,定下基调。他看向陈阳的目光充满了倚重。

“如今庄内事务千头万绪,外患未绝,老夫恳请陈公子主持大局,我等必鼎力相助。”

经历了生死考验,唐伯雍已彻底将陈阳视作唐家女婿和未来支柱。几位族老也纷纷附和,态度比战前恭敬了许多。实力是乱世中最硬的道理。陈阳展现出的能力、手段,以及那些精良的兵器盔甲,已让他们心服口服。

陈阳也不推辞。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

他沉声道:“庄主,诸位,当务之急有三。其一,安抚庄民,厚葬烈士,抚恤家属,稳定人心。其二,整编降军,形成可战之力。其三,趁黑山寨空虚,迅速出兵,端掉这个祸患,以绝后患。”

众人纷纷点头。陈阳的思路清晰明确。

关于降军的处理,是重中之重。

陈阳叫来刘福贵:“你们既愿归附,我陈阳必不负你们。流民弟兄皆是苦命人,我承诺,愿留下的可编入军伍,不愿留下的发放盘缠,自行离去。”

刘福贵连连叩首:“谢陈公子活命之恩!我等愿留下,愿效死力!”

流民们本就无处可去。对他们来说,能有个安稳的落脚点,有口饭吃,已是天大的恩赐。

陈阳又对马光玉道:“马头领,黑山寨的弟兄们愿弃暗投明,我亦欢迎。日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一视同仁。”

马光玉抱拳道:“东家明鉴!我等兄弟必效犬马之劳,绝无二心!”

经过筛选,陈阳挑选了六百名年轻流民编入军队,其余三百人在庄内安置,参与屯垦。

唐伯雍将唐默、唐辉以及一百名乡勇交予陈阳统领。陈阳将这一百乡勇作为骨干,加入两百马匪和六百流民,混合组成一支九百人的军队。

李大牛、赵二虎、赵温、李陵、唐默、唐辉、马光玉、刘福贵各统领一百人。虽然成分复杂,训练程度不一,但骨架已经搭起来了。

接下来是装备问题。

缴获的马匪兵器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