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盔甲与刀(2 / 2)

陈阳知道唐伯雍是行家,便言简意赅地解释。

“唐庄主,大明炼钢,多靠土高炉,温度难控,工匠抡锤,力道不均。”

“出来的钢,杂质多,性能不稳,不是偏脆就是偏软。”

“我这钢,用的是高温熔炉,火力远胜土炉,且能精确控制温度,让钢水烧得均匀透彻。”

“锻打则用机械铁锤,一次锤击,力道抵得上二十名壮汉同时发力。”

“此外,还加入了特殊配料,可视为特种钢材,能根据需要调整钢的硬度和韧性。”

唐伯雍听着这些陌生词汇。

“高温熔炉、机械铁锤、特种钢材。”

眼中光芒闪烁。

他虽不能完全理解细节,却明白了核心:“这是一种远超当前时代、系统而精密的制造技术。”

他喃喃自语:“高温……均透……机械巨力……特种配料……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这已非匠人巧手所能及,乃是……乃是格物之极啊!”

他转向众人:“诸位,老夫在工部时,深知甲胄之道,核心在于‘取舍’二字。”

“我朝工匠并非没有研究过宋金时期的铁浮屠,我们也取其札甲编缀之法,尝试在胸、背等要害处叠加甲片,以求重点防护。”

“然,其最大弊病,便是唯重是举。”

“一副全甲动辄七十余斤至九十斤!”

“兵士穿上,行动迟缓,人马皆疲,实难持久作战。”

“已不合我朝讲求轻量化、复合化的实战要求。”

“故普遍认为,良甲不在重,而在一个‘适’字。”

“御箭需硬,御刀需韧,追击需轻,一味求重,反成累赘,是为下乘。”

说到这里,他用力拍了拍眼前的铁浮屠盔甲,声音提高:“可小友你此甲,竟完美兼具二者之长,而又避其短处!”

“它兼具重甲之坚不可摧,又有轻甲之迅捷灵动!”

“此等材料,此等工艺,远超当今所见!”

“此非简单改良,实乃脱胎换骨,革故鼎新!”

唐伯雍这番话,既点明了传统铁浮屠的优缺点。

更高度概括了陈阳所提供盔甲的划时代优势。

让周围众人更加明白了手中甲胄的非凡价值。

对陈阳的敬佩之情也更深了一层。

站在人群稍后位置的谢遥,目光扫过那些盔甲。

心中冷笑:“这盔甲果然厉害!”

“正好,等我的亲信穿上此等铁甲,趁夜发动袭击,定能打你们一个措手不及!”

“真是天助我也!”

更多的箱子被打开,露出了两百把雁翎刀。

赵温拿起一把,只觉入手轻盈,刀身笔直,寒光凛冽中透着一股沉稳。

他随手挥向旁边一根用来顶门的粗木棍。

“嚓!”

一声响,木棍应声而断,切口平滑!

“好刀!”

赵温狂喜。

“这刀……不仅硬,韧性也极佳!”

唐默也接过一把雁翎刀,他用手指指肚轻轻拂过刀锋,立刻感到一股锐利的寒意。

他随手挽了个刀花,刀风锐利。

“确是宝刀!与这铁浮屠盔甲正相配!”

此时,李大牛在众人帮助下,已经将那套铁浮屠全套盔甲穿戴整齐。

他近两米的身高,被这全身覆盖的钢甲包裹。

宛如一尊铁塔巨人,脸上狰狞的面甲更添几分煞气,仅仅是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压迫感。

陈阳见装备都已展示完毕。

“庄主,诸位,事不宜迟!”

“请立刻将这些甲胄兵器分发下去,装备大家!”

陈阳沉声下令,此刻他已无形中成为众人的主心骨。

“好!”

唐伯雍毫不犹豫。

整个唐家庄如同一个被注入强心剂的巨人,在夜色中迅速武装起来。

领到新装备的乡勇们兴奋地穿着盔甲,挥舞着锋利无比的雁翎刀。

他们虽然不懂什么合金钢,但手中武器的锋利、身上的铁甲坚固。

乡勇们的士气,高昂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