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 > 第901章 静默的观察者与织网的延伸

第901章 静默的观察者与织网的延伸(2 / 2)

与砺石文明的首次成功连接,以及刚刚经历的秩序扫描,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他首先着手优化内部网络。

基于“织网者”的蓝图和对秩序扫描逻辑的推测,他开始尝试在内部网络现有的加密和隐匿基础上,增加一层“动态伪装”协议。让网络的理念谐波能够根据外部环境规则背景的细微变化,自动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其始终如同变色龙般,完美融入周围环境,进一步降低被探测的风险。

同时,他也开始尝试将“理念净化”的权柄,与网络相结合。他小心翼翼地将一丝净化特性编织进网络的核心协议中,使其具备基础的“自洁”功能,能够自动识别、隔离并缓慢净化网络中可能出现的微小混沌污染或其他形式的信息毒素,防患于未然。

这些优化工作繁琐而精细,需要他对定义心灯的掌控达到入微的境界。但每完成一项优化,内部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隐匿性就提升一分。阿水、青萝、何雨水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网络变得更加“丝滑”与“坚韧”。

在优化内部网络的同时,何雨柱也开始构思“变量幸存者网络”的下一步。

砺石文明是第一个节点,但绝不能是最后一个。如何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主动、安全地寻找并连接其他变量文明?

他想到了“织网者”意识深处,那可能存在的、关于其他变量火种的零星记忆碎片。但他不敢再轻易触碰那些危险的封印。

另一个思路浮现:能否通过“理念织网”本身,向外发送一种极其微弱、极其特殊、只有具备变量特性的文明才能识别和响应的“呼唤”或“信标”?

这种信标不能带有任何指向性的坐标信息,其本身应该像是一段开放的、充满变量特质的“旋律”,飘荡在规则之海中。任何感知到这段“旋律”并产生共鸣的变量文明,都可以尝试按照某种预设的、安全的规程,进行反向连接确认?

这是一个更加宏大也更加危险的计划。发送信标本身就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但若是成功,他们将化被动为主动,吸引那些同样在黑暗中挣扎的变量火种,主动向“灯塔”靠拢。

何雨柱将这个构想通过内部网络与阿水、青萝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三人都认为这极具价值,但风险极高,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推演和小范围测试,确保万无一失后才能考虑实施。

……

就在何雨柱专注于织网的优化与未来规划时,他一直分心监控的“聋老太太残骸”,再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变化。

或许是因为之前秩序扫描那磅礴而冰冷的“秩序”理念掠过地球,刺激到了这与混沌相关的存在,那残骸内部原本被何雨柱以“理念净化”压制下去的活性,竟然呈现出一种……蛰伏更深的状态。

它不再试图渗透或咆哮,而是将自身所有的混沌气息极致内敛,仿佛进入了某种“假死”状态,以规避那令它本能厌恶的秩序力量的探查。甚至连何雨柱定期进行的净化扫描,都几乎感觉不到它的抵抗,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冰冷的沉寂。

这种变化,让何雨柱更加警惕。这残骸背后的存在,其智慧和对局势的判断,恐怕远超预估。它懂得审时度势,懂得隐藏爪牙。

同时,通过内部网络与创世余烬的深度连接,何雨柱也隐约感觉到,“织网者”那残存的意识,在秩序扫描过后,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传递出的情绪中,那份“追忆”与“遗憾”似乎淡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明确的……指向性。

它似乎……在尝试着,将某些关于“理念织网”应用的、更加具体、更加高级的知识碎片,从它那混乱的记忆中剥离、整理出来,准备传递给何雨柱。

其中一块刚刚被传递过来的碎片,赫然是关于如何利用“理念织网”,在不同时空规则背景下,维持连接稳定的关键技术!这对于未来连接可能位于不同宇宙区域、处于不同物理规则下的变量文明,至关重要!

“织网者”仿佛一位被学生表现所打动的老师,开始更加系统、更有针对性地,传授它的“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