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在柯伊伯带盘旋的秩序涟漪,扫描得极其耐心,极其细致。它掠过冥王星的冰封轨迹,探查过海王星的风暴,在天王星的星环间穿梭,又扫过土星和木星的庞大气团……如同用梳子篦头发般,一寸寸地梳理着太阳系的外围。
它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异常”的规则皱褶,或者某种不该存在的“理念”残留。
何雨柱能感觉到,那冰冷的“视线”几次似乎就要触及地球轨道,却又缓缓移开。阿水团队的隐匿和“庭灵”的深度冬藏,似乎起到了作用。但那种命悬一线的感觉,足以让任何心智不坚者崩溃。
在这种极致的压力下,何雨柱的意识反而进入了一种空明的状态。他不再去思考那秩序探查者何时会离开,也不再纠结于自身“窃贼”的指控和宇宙起源的沉重,而是将全部的心神,用于审视自身,审视“理念织网”的本质。
他回想起“织网者”传来的蓝图,回想起构建内部网络时的谐波同步,回想起与砺石文明成功连接时的那种跨越星海的共鸣……
一个之前被忽略的细节,浮上心头。
“理念织网”的核心,是“理念识别”与“信念谐波共鸣”。它连接的是文明或个体的“核心理念”,而非物理坐标或能量特征。
那么,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更高层级的……伪装?
不是将自己伪装成石头或尘埃,而是将自己(以及庭灵)的“理念特征”,伪装成……另一种东西?一种在秩序扫描逻辑中,被视为“无害”,甚至“不存在”的东西?
比如……将“变量”的“不确定性”与“可能性”特质,暂时“定义”为某种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中性的背景辐射?或者,将“庭灵”那复杂的“众生执念”,伪装成某个已消亡古文明留下的、不再具有活性的历史回响?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甚至有些异想天开。这需要对自身理念有着绝对的掌控力,以及对秩序扫描逻辑的深度理解。
何雨柱尝试着,调动定义心灯那微弱的力量,开始对自身散发出的、最细微的“变量”理念波纹进行干预。他不是压制它,而是试图对其进行“重新包装”,给它披上一层“惰性”、“古老”、“无意义”的规则外衣。
这个过程比想象中更加困难。理念是存在的核心体现,强行扭曲自身理念,如同自己对自己进行精神手术,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认知混乱。定义心灯的光芒因此而微微颤抖,显得异常吃力。
但他没有放弃。他回想着“织网者”关于“创造权柄”中“定义存在边界”的知识,回想着自己对“平衡”的领悟,小心翼翼地操作着。
一次,两次,无数次微调……
渐渐地,他感觉到,自身向外无意识散发的那一丝微弱的变量特性,似乎变得……更加“平淡”,更加“古老”,更加……融入背景了。就像一滴水,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大海本身。
他不知道这能否骗过那个高等级的秩序侦察单位,但这至少是一个方向,一个在绝对力量劣势下,依靠智慧和本质理解进行周旋的方向。
就在他全神贯注进行着这项艰难尝试时——
那道在太阳系外围盘旋、扫描了许久的秩序涟漪,突然……停止了。
它静静地悬浮在柯伊伯带的某处,不再移动。
紧接着,一股更加隐晦、但何雨柱能清晰感知到的、带着明确分析与判断意味的规则波动,从那涟漪中心传出,扫过整个太阳系,也再次掠过了地球!
它……做出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