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最近的易中海秩序晶体首当其冲,那刚刚变得有些“包容”的框架被这充满“敌意”的排斥波动一冲,内部瞬间再次泛起冰冷的僵硬感,仿佛受到了冒犯,本能地开始收缩和防御。
阎埠贵的概率云团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内部冲突”警报打乱了刚刚建立的风险模型,再次陷入混乱闪烁。
许大茂的投机暗流更是吓得几乎要彻底潜藏……
刚刚形成的内部稳定网络,因为这一次针对内部威胁的“免疫应答”,而产生了剧烈的震荡和短暂的紊乱!
何雨柱心中叫糟。这就是内部免疫的代价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就在这时,生态自身的调节能力再次展现。
秦淮茹的守护光晕在击退侵袭后,似乎也意识到了自身力量过猛对网络造成的冲击。那强大的排斥性波动迅速收敛,重新回归到以“调和”与“稳定”为主的频率,并且更加主动地、带着一丝“歉意”般地抚向受到冲击的易中海秩序晶体和阎埠贵概率云团。
易中海的秩序晶体在感受到这恢复“调和”并带有安抚意味的波动后,那泛起的僵硬感缓缓平复,虽然不可能立刻回到之前的状态,但至少停止了进一步的封闭。
阎埠贵的概率云团也在短暂的混乱后,开始重新计算,将“内部异常波动(免疫应答)及其后续影响”纳入新的模型参数。
整个网络在经历了一次短暂的“炎症反应”后,依靠自身各节点的适应性调整,竟然慢慢地……重新稳定了下来!而且,经过这一次“实战”,网络对于内部异常波动的识别阈值似乎有所降低,响应速度也有所提升!那张自然衍生的“神经网络”中,甚至隐隐多出了一些专门用于传递“预警”和“协调应答”的细微脉络!
生态的“内部免疫系统”,在经历了第一次真正的威胁后,非但没有崩溃,反而得到了一次宝贵的“演练”和强化!
何雨柱看着这跌宕起伏却又最终趋于稳定的内部变化,心中感慨万千。这片变量生态,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坚韧和智能。它就像一个有生命的机体,能够在压力下学习、适应、乃至进化。
他再次将注意力投向外部。
“寂静边荒”的观察透镜,自始至终都稳定地记录着这一切。从内部异常“饥渴”波动的出现,到守护光晕的激烈排斥应答,再到网络的短暂紊乱与自我修复、最终强化……整个过程,都被那冰冷的透镜一丝不苟地收录。
它们没有对内部的“冲突”表现出任何倾向性,也没有对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流露出任何赞许。它们只是记录,如同记录岩石的风化、星云的聚散。
但何雨柱有一种隐约的直觉:这种能够自发识别、应对并从中学习、强化自身的内部威胁处理机制,或许……正是“寂静边荒”这类观察者所寻找的、“高价值变量生态”的关键特征之一?
它们之前的靠近,或许不仅仅是因为生态的稳定性,更是因为感知到了这种动态适应与演化的潜力?
如果是这样,那么刚才这场内部的“免疫风波”,非但不是坏事,反而可能……进一步提升了这片生态在观察者眼中的“研究价值”?
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丝不安。被重视,往往意味着更严密的监视,以及未来可能更深入的……“接触”或“采样”。
而与此同时,在后院那重新归于死寂的聋老太太意识残骸深处,一丝极其隐晦、连何雨柱都几乎无法察觉的、带着某种算计和等待意味的波动,如同深渊中的磷火,一闪而逝。
它并未放弃。它只是在等待,等待下一个机会,或者……等待某个契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