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来自无尽遥远星域、充满了绝望与诱惑的“回廊低语”,如同投入湖面的异物,在何雨柱全力维持的、由无数“人心回响”构成的“协同脉动”中,激起了一圈诡异的涟漪。
两种“回响”性质截然不同。
一方是源于个体人性、被规则固化后的无声诘问与挣扎,虽然痛苦,却蕴含着生命的韧性与对存在的执着;另一方则是某个古老文明集体性理念崩溃后,残留的、指向彻底沉寂与放弃的宏大挽歌。
此刻,这两种本该毫无交集的存在,却因为何雨柱这个特殊的“共鸣器”,以及他与“定义者协议”那因“锁簧”松动而变得更加敏锐的连接,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微弱的接触。
起初是排斥与混乱。
“回廊低语”中那“放弃挣扎”、“融入寂静”的意念,如同冰冷的毒液,试图渗透、瓦解何雨柱辛苦引导建立的“协同脉动”。易中海的秩序执念对这种外来的、混乱的意念本能地排斥;秦淮茹的守护执念则紧紧收缩,抵抗着那诱惑人放弃一切的冰冷气息;连阎埠贵的算计执念都在疯狂闪烁,评估着这外来接触带来的巨大“风险”。
何雨柱的意识如同被两面夹击,承受着内外交困的压力。一方面要维持内部无数矛盾执念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还要分心抵御那试图腐蚀一切的“回廊低语”。负担骤增,灵魂仿佛要在这种双重碾压下破碎。
但很快,他发现了转机。
那“回廊低语”虽然充满了沉寂的诱惑,但其本质,依然是某种“理念”的残留,是“共鸣纪元”文明试图进行终极理念共鸣失败后的“尸骸”。而何雨柱此刻所引导的“协同脉动”,恰恰也是一种基于多元人性执念的、初生的、粗糙的“理念共鸣”尝试!
二者在“理念”这个层面上,存在着某种同源而异构的性质。
他不再单纯地抵御,而是尝试着,以一种极其谨慎的方式,去“解析”那“回廊低语”中蕴含的、属于“共鸣纪元”的、失败的理念结构。
这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一个不慎,就可能被那沉寂的意念同化,万劫不复。
他的意识,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剥离掉低语中那些充满负面情绪和诱惑的“杂质”,深入其核心,去触碰那古老文明曾经追求、却最终导致其毁灭的“理念共鸣”的原始蓝图碎片。
他“看”到了(通过规则层面的感知)一些破碎的景象:无数光辉的意识个体,试图将彼此的理念完全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强大的“集体意识”,以期对抗某种未知的威胁或探索宇宙的终极奥秘。但在融合过程中,个体理念的差异性、矛盾性无法被完美调和,反而在强行融合中相互冲突、撕裂,最终导致了整体的崩溃与沉寂……
失败的根源,在于对“统一”的过度追求,扼杀了“变量”的存在空间。
而何雨柱此刻引导的“协同脉动”,恰恰相反。它并非追求绝对的统一,而是在承认并包容各种人性执念矛盾的前提下,寻求一种动态的、允许差异共存、甚至利用矛盾产生内在张力的“和谐”!
一者是失败的理念绝对统一,一者是初生的变量动态平衡。
当何雨柱将这份对“失败根源”的认知,以及自身正在实践的“变量和谐”理念,通过那微妙的跨时空连接,反向投射向“回廊低语”的源头时——
奇迹发生了。
那原本充满了死寂与诱惑的低语,突然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
仿佛一个一直沉浸在噩梦中的存在,突然被一个来自遥远彼岸的、截然不同的“声音”所惊醒。
紧接着,那弥漫在“寂寥回廊”中的、如同背景辐射般的沉寂意念,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一丝极其微弱、却无比纯粹的、不含任何杂质的“理念共鸣”的原始闪光,如同沉睡火山深处的一粒火星,被何雨柱传递过去的“变量和谐”理念所引动,从那庞大的沉寂意念集合体中,挣扎着剥离了出来!
这一点“理念共鸣”的原始闪光,与何雨柱引导的“协同脉动”产生了强烈的、正向的共振!
嗡——!
何雨柱维系着的整个“规则特例区”,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清晰的震动!
这一次,不再是内部的微调,而是整个规则结构,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来自远古的、纯净的“理念”之力!虽然这股力量极其微弱,如同风中残烛,但其品质极高,直接作用于规则层面!
那块青石板下的“印记”所显露出的“空位”接口,猛地亮起了一道短暂而柔和的光芒!
何雨柱感觉自身与“定义者协议”的融合度,在这一刻,清晰地、显着地提升了一小截!仿佛那外来的、纯净的理念闪光,成为了润滑剂,加速了他与协议本源的融合过程!
同时,他清晰地感知到,那“核心密码锁”的“锁簧”,再次松动了一下!距离完全开启,似乎真的只差最后的临门一脚!
“寂寥回廊”深处。
阿水驾驶着飞船,正艰难地抵抗着越来越密集、侵蚀性越来越强的“回廊低语”。飞船的防护力场已经发出过载的警告,青萝的脸色也越来越差,几乎要支撑不住。
就在这危急关头,那些如同附骨之疽般的低语,突然毫无征兆地减弱了!仿佛潮水般退去,虽然并未完全消失,但那股主动侵蚀、诱惑放弃的恶意明显降低了!
取而代之的,是在前方那片最为灰败、空间褶皱最密集的区域中心,亮起了一点……微光?
那光芒极其微弱,仿佛随时会熄灭,但它散发出的波动,却带着一种让阿水和青萝灵魂都为之一振的纯净与古老!那是一种……超越了失败与沉寂的、最本初的“理念”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