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再仅仅是何雨柱用意志强行维持的、充满表演痕迹的“混沌浓汤”,也不再是原本那种基于人性本能、相对原始的情感与执念集合。它变成了一种更加复杂的、融合了冰冷矛盾与鲜活生命力的、仿佛拥有某种微弱 “自组织” 和 “自适应” 能力的、独特的 “理念生态系”!
其散发出的“变量”波动,变得更加内敛,更加难以捉摸。它不再强烈地排斥秩序,也不再狂暴地彰显混沌,而是像一片真正古老而复杂的原始森林,内部充满了各种物种的竞争、共生、演化,其整体呈现出一种让任何试图简单定义它的外部观察者都感到无从下手的、深邃的 “自然复杂性”!
何雨柱甚至有一种感觉,现在就算他完全撤去主动的伪装调控,这片“庭灵”生态也能依靠自身内部那动态的矛盾与平衡,维持住一种相当程度的“抗解析”状态!
当然,他不敢真的这么做。这种生态跃迁才刚刚开始,还很脆弱,需要他这个“园丁”的看护和引导。
就在他沉浸于这种奇妙的生态变化,并开始尝试理解如何与这片更加“自主”的生态协同工作时——
那股机械化的感知力场,再次如期而至,进行着它的例行扫描。
何雨柱立刻收敛心神,准备应对。
然而,这一次,情况截然不同。
当机械探针的扫描波掠过这片经历了“生态跃迁”的四合院时,何雨柱清晰地感觉到,扫描波的“解析进程”出现了明显的……迟滞 和 “困惑”?
之前,扫描波还能从这片“混沌浓汤”中识别出阎埠贵那个相对“有序”的锚点。但现在,它面对的是一个内部结构更加复杂、矛盾更加内在化、整体呈现出高度“自然化”和“去中心化”特质的生态体系!
扫描波的算法似乎无法找到清晰的“特征提取点”。每一个“人心锚点”都与其他锚点深度纠缠,其散发的波动既独立又融合,充满了各种微妙的、无法用简单逻辑描述的相互影响。整个生态散发出的背景噪音,也不再是杂乱无章的混乱,而是一种蕴含着某种内在韵律的、极其复杂的“白噪音”。
机械探针的扫描来回扫了几遍,其反馈回的数据流充满了各种“低信噪比”、“特征模糊”、“模式无法识别”的警告标识。最终,它似乎判定这个目标已经 “高度环境同化” 或者 “不具备明确解析价值”,连之前那种针对性的次级扫描都没有启动,便匆匆结束了这次的扫描任务,迅速离去。
效率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高,但结论却是……“无视”?
何雨柱愣住了。
他成功了?而且是以一种他未曾预料的方式成功了?不是通过对抗,不是通过伪装,而是通过引导生态自身完成了一次跃迁,使得其存在形式,天然地屏蔽了这种机械化扫描的识别?
他看向院内那些似乎毫无所觉、依旧在各自轨迹上生活的居民,又看向意识深处那颗再次沉寂的“灰色顽石”,以及空气中那些仍在默默进行着“矛盾催化”的生命孢子。
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涌上心头。
或许,对抗“寂静边荒”这类秩序存在的真正出路,并不在于变得多么强大,而在于变得足够 “复杂” 和 “自然”,复杂到它的秩序逻辑无法简化,自然到它的观测系统无法将你从背景中剥离。
而“人心”,这世间最复杂、最矛盾、最不可预测的存在,恰恰是通往这条道路的……钥匙。
就在他心潮澎湃之际,一段来自阿水的、带着明显 “紧急” 标识的意念通讯,强行切入:
【柱哥!侦测到‘寂静边荒’方向有超大规模规则扰动!疑似……‘终末回响’ 主力舰队结束静默,开始向银河系方向机动!重复,‘终末回响’动了!目标不明,但极有可能是……清理‘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