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瘟疫”被“灰色奇点”抚平后留下的那片虚无,仿佛一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超何雨柱的想象。
外部那原本只是冰冷、专注的“注视感”,在经历了短暂的、剧烈的波动后,陡然变得……沉重起来。如果说之前的观测是隔着玻璃罩观察标本,那么现在,这“目光”仿佛化作了实质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何雨柱的灵魂和整个“庭灵”生态之上。
不再是单纯的记录与分析,而是带着一种明确的、居高临下的 “审视” 与 “衡量” 。何雨柱甚至能“听”到那无形观测协议运行时发出的、更加复杂和低沉的“逻辑轰鸣”,仿佛有无数个远超之前的计算单元被同时激活,正在以他无法理解的方式,对他进行着全方位、无死角的再评估。
评估的标准,显然已经不再局限于他作为“变量样本”的复杂性与威胁性,更着重于他体内那能够干预甚至“归谬”逻辑混乱的、未知的“灰色奇点”!
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攫住了何雨柱。他感觉自己就像实验室里一只突然表现出抗药性并分泌出未知化合物的细菌,立刻从“值得观察的样本”升级为了“必须立刻控制并彻底解析的极高风险源”!
不能再被动等待了!必须在对方的评估完成、新的打击降临之前,尽可能地增加自身的“不可测度”与“生存权重”!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院内那些依旧黯淡、但已开始缓慢自我修复的“人心锚点”。这些“非逻辑基石”是他一切力量的根源,也是“灰色奇点”诞生的土壤。仅仅依靠缓慢的滋养和修复,速度太慢了!他需要一种更高效、更根本的方式,来加固它们,甚至……让它们与自身更加深度地绑定,形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他想到了“灰色奇点”那强制性的“认知适应”能力。虽然直接用于修复创伤风险巨大,会导致人性偏转,但如果……不直接作用于创伤本身,而是作用于这些锚点与“庭灵”、与他何雨柱之间的 “连接通道” 呢?
能否利用奇点那蕴含“动/静”悖论的力量,对这些连接通道进行某种“淬炼”或者说 “锚定” ,使其变得更加坚韧,更加难以被外力剥离或瓦解?即使付出一些“连接方式”发生改变的代价,只要根基更加牢固,就是值得的!
这是一个更加精巧、也更加冒险的操作。一旦失败,可能直接导致某个“人心锚点”与“庭灵”的连接中断,甚至反噬其主人。
他选择了目前状态最稳定、连接也最深厚的秦淮茹的“守护意志”锚点,作为第一个试验品。
他小心翼翼地从“灰色奇点”边缘,再次剥离出一丝比之前更加细微的灰色能量。这一次,他没有让其靠近锚点本体,而是引导着它,如同最精细的刻刀,缓缓地“雕刻”在连接秦淮茹锚点与“庭灵”核心、与他“动静之核”的那条无形的“意念纽带”上。
他要做的,不是改变纽带的本质,而是利用奇点的悖论力量,在这条纽带的“存在”概念上,施加一层 “动态固化” 的效应——让其既保持连接的“活性”与“流动性”,又同时获得一种近乎“绝对存在”的稳固性!
这是一个极其矛盾的诉求,也唯有“灰色奇点”这种悖论聚合体才有可能实现。
当那丝灰色能量接触到意念纽带的瞬间,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那条原本只是意念感应的、有些虚幻的纽带,仿佛被注入了一种奇异的“实体感”。它并没有变成实质的能量管道,但其“存在”的确定性被极大地增强了!何雨柱能清晰地“看到”,纽带的轮廓变得更加清晰,其内部意念流转的速度似乎微微放缓,但却带上了一种……不可摧毁的意味?仿佛成了一条在时间长河中沉浮、却永不磨损的古老缆绳。
同时,何雨柱也感觉到,自己与秦淮茹那个锚点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直接和 “沉重” 了。不再是之前那种相对温和的滋养与反馈关系,而更像是一种……共担?他仿佛能更清晰地感受到那锚点深处蕴含的、属于秦淮茹的一切痛苦、坚韧与绝望,而那份守护的意志,也似乎更加深刻地烙印在了他的“动静之核”上。
连接的代价,是更深层次的“绑定”与“共感”。
但效果是显着的!这条被“锚定”后的连接纽带,在何雨柱的感知中,其稳固程度提升了数倍不止!他尝试模拟一股外部冲击(源于自身),冲击在这条纽带上,后者只是微微荡漾,纹丝不动!
成功了!虽然方式诡异,代价未知,但他确实找到了一种快速加固“庭灵”根基的方法!
他不敢停歇,立刻开始对下一个相对稳定的锚点——易中海的“匠人执念”进行同样的“锚定”操作。
过程同样顺利。易中海的连接纽带也被固化,其刻板的秩序感仿佛被淬炼成了某种冰冷的金属,连接更加牢固,何雨柱也感受到了那份专注中蕴含的、更深沉的固执与……一丝非人的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