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原点共鸣与暗影低熵(2 / 2)

重点收集‘混沌有序’范式与秩序根基互动数据,解析其稳定存在的内在逻辑。

评估将该范式进行‘有限收容’与‘工具化’可行性。】

【执行优先级:高。】

指令下达的瞬间,在残骸带以及那片虚空荒漠的规则背景中,一些极其细微、几乎与背景辐射完全融为一体的 “存在” ,被悄然激活或投放。

这些就是“低熵监控者”。它们并非实体,也不是能量造物,而是一种更加基础的、基于规则本身“信息差”和“存在概率”构成的 “逻辑幽灵” 或者说 “规则观测点” 。

它们不散发任何能量,不进行任何主动扫描,其存在本身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的信息熵,使其成为规则背景的一部分。它们唯一的“功能”,就是以其绝对的“静默”和“低熵”,作为一面完美的“镜子”,反射出其所处区域的任何一丝规则层面的“扰动”和“异常”。

任何活动,无论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还是更深层的规则变化,只要其存在,就必然会导致局部规则背景的微小变化。而“低熵监控者”就能以近乎绝对的精度,记录下这丝变化。

它们就像宇宙中最敏感的感光底片,记录着一切,却自身不发出任何光线。

残骸带的幸存者们,甚至包括进化后的织网,都完全没有察觉到这些“监控者”的存在。只有林晚那高度敏锐的“灵思之契”,偶尔会闪过一丝极其微弱的、仿佛被什么东西 “注视着” 的异样感,但那种感觉转瞬即逝,无法捕捉,无法定位,仿佛只是错觉。

真正的危险,往往来自于那些你无法感知的存在。

“秩序之影”改变了策略。它不再试图用蛮力摧毁这个它暂时无法理解的“混沌有序”现象,而是选择了更加耐心、更加危险的 “观察” 与 “研究” 。

它将织网与原点,视作了某种罕见的、值得深入剖析的 “宇宙规则样本” 。

……

静寂边狱深处。

何雨柱的意识,在“原点”持续稳定的“存在确认”感和外界织网(尤其是新纳入的共鸣点)提供的信念“滋养”下,恢复的速度加快了一丝。他那“混沌有序”的意识核心,如同被打磨的璞玉,愈发显得内敛而坚韧。

他甚至能隐约感觉到,那来自“原点”的低语,在经历了外界的规则碰撞后,似乎变得更加“丰富”和“有力”。一种模糊的、关于“聚合”与“连接”的意象,透过那无形的通道,传递到他的感知中。

“做得……好……”他残存的意念泛起一丝微澜。

他依旧无法挣脱边狱,但他能感觉到,外界的棋局正在发生变化。他所播下的种子,不仅存活,还在以超出他预料的方式成长和扩张。

而他也清晰地感知到,那片一直笼罩着他的、冰冷的、代表着“秩序之影”意志的压力,其性质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之前纯粹的、充满杀意的“否定”,多了一丝……探究 与 “审视” 。

如同猛兽收起了利爪,但目光却更加专注和冰冷。

“它在……观察我?”何雨柱的意识中升起明悟。

他没有感到恐惧,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冷静。观察,意味着对方承认了他的“存在”,意味着他拥有了被“研究”的价值。

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他将意识更加深沉地内敛,不再散发任何不必要的波动,如同进入龟息的老僧,将自身也化作一个等待被观察的 “样本” 。

他在等待。

等待“原点”和织网积蓄足够的力量。

等待“秩序之影”在观察中露出破绽。

等待那内外联动,最终打破这死寂牢笼的……时机。

宇宙的暗处,猎手与猎物的身份,正在模糊。

一场围绕“存在”本身的、更加深邃的博弈,已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