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规则迷宫与锚点破局(1 / 2)

那道冰冷的注视感中,“湮灭”的优先级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令人毛骨悚然的 解析 与 收容 的意图。远方那纯粹秩序的几何结构不再散发毁灭性的波动,但其缓缓旋转间,无数细密到超越视觉感知极限的规则纹路亮起,如同亿万只冰冷的复眼,将何雨柱,以及他刚刚惊鸿一现触及的“观测者遗产”信息,同时锁定为 最高价值目标。

它改变了策略。从粗暴的删除,转为精细的 捕捉 与 研究。

“不好!它想活捉雨柱!” 麻三姑最先反应过来,声音带着惊骇。被“管理系统”捕获研究,其下场可能比直接湮灭更加凄惨,那将意味着灵魂与存在本身被无限期地拆解、分析,直至失去所有“变量”特质,化为冰冷数据库中的一行注释。

何雨柱单膝跪地,剧烈地喘息着,意识如同风中残烛。硬抗“抹除指令”边缘的伤害,又强行催动“定义权柄”扭曲规则,几乎榨干了他新生的混沌秩序本源。此刻,他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件布满裂痕的瓷器,稍一用力就会彻底破碎。

但他不能倒下。

他强撑着抬起头,看向那正在编织无形罗网的秩序几何结构,左眼的混沌星云艰难地运转,试图分析对方的手段;右眼的秩序光芒则如同即将熄灭的炭火,死死守护着意识的最后清明。

“它……在构建某种……规则牢笼。” 何雨柱的声音沙哑而断续,通过意识连接传递给何雨水和基地高层,“不是能量屏障……是直接修改……我们所在区域的局部规则……形成逻辑闭环……让我们……无法脱离。”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整个“归乡”基地所在的空域,开始发生诡异的变化。

原本稳定的虚空背景,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荡漾开一圈圈无形的涟漪。但这涟漪并非空间层面的扭曲,而是 规则层面 的褶皱!光线开始以违反直觉的角度折射,远处恒星的光芒被分解成离散的、跳跃的光斑;时间的流逝感变得粘稠而怪异,时而如白驹过隙,时而如度日如年;甚至最基本的因果律也受到了干扰,有人看到控制台上的水杯在自己伸手之前就已经移动了位置!

这不再是攻击,而是 改造环境。将这片空域,改造成一个遵循着特殊、扭曲逻辑的 迷宫!一个以规则为墙壁,以逻辑为陷阱的绝地!

“所有跃迁引擎失效!空间坐标紊乱!”

“导航系统全面失灵!我们失去了所有外部参照物!”

“内部通讯受到强烈干扰!逻辑病毒正在尝试侵入我们的网络!”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基地如同陷入了无形的泥沼,所有的科技手段在这规则层面的封锁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恐慌再次开始蔓延。

何雨水搀扶着哥哥,焦急万分:“哥,我们怎么办?还能再用‘概念奇点’吗?”

何雨柱艰难地摇了摇头:“不行……我的力量……不足以……支撑第二次……而且,它已经有了防备……同样的方法……不会生效第二次……”

他闭上眼睛,全力感知着这片被扭曲的规则迷宫。左眼的混沌星云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捕捉着规则流动中那些细微的 不协调 与 矛盾点。右眼的秩序光芒则如同探针,小心翼翼地触碰着那些扭曲的规则结构,分析其内在逻辑。

“这个迷宫……并非完美无缺……” 何雨柱断断续续地分析着,“它的规则……强行覆盖了原本的宇宙常数……但覆盖本身……会产生 应力……不同规则之间的 衔接处……就是最脆弱的地方……”

他想起了父亲步青云关于“定义权柄”的更深层阐述:权柄之力,并非无所不能的创造,而是在现有规则基础上的 重新协商 与 局部定义。关键在于找到规则的 “接缝”。

“林晚……” 何雨柱再次呼唤。

脸色苍白的林晚立刻集中精神:“何大哥,我需要做什么?”

“你的天赋……能感知逻辑脉络……” 何雨柱指引道,“不要试图梳理整个迷宫……那不可能……集中你的力量……感知我指出的区域……找到规则覆盖的 ‘接缝’,找到其中因强制衔接而产生的 逻辑应力点!”

他将自己感知到的几个最明显的规则不协调区域,通过意识共享给了林晚。

林晚深吸一口气,再次将心神沉入那片无形的逻辑世界。这一次,她不再面对外部的攻击,而是要在这片混乱扭曲的规则迷宫中,进行最精密的 “地质勘探”!她的感知如同纤细的根须,沿着何雨柱指引的方向,小心翼翼地探入那些规则褶皱的深处,寻找着那理论上存在、却可能极其微小的 结构弱点。

这比之前梳理逻辑病毒更加困难,如同在狂暴的沙尘暴中寻找一颗特定沙粒的裂缝。林晚的额头再次渗出冷汗,精神力飞速消耗。

与此同时,何雨柱也在全力运转混沌秩序之力。他不再试图对抗整个迷宫,那是以卵击石。他在寻找一个 “锚点”。

一个不受这片扭曲规则完全影响的,稳定的 “坐标原点”。

他的意识,再次沉入灵光深处,沉入那与“四合院之光”紧密连接的“回响种子”。

外界规则混乱,时间感错乱,因果颠倒。但在他意识的最深处,那片由四合院记忆构筑的根基,却异常稳固。那里,老槐树的落叶依旧在秋日飘零,水龙头在冬天依旧会冻住,邻居们的争吵与互助依旧每日上演……那是属于“何雨柱”最本真的、不受外界宏大叙事影响的 生活流。

这股生活流,看似平凡琐碎,却蕴含着一种奇特的 韧性。它不依赖于任何高深的物理规则,只依赖于生命本身对“活着”的执着,对“日常”的延续。这种执着与延续,本身构成了一种极其底层、极其稳定的 存在模式。

“就是这里……” 何雨柱心中明悟。四合院的记忆,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情感锚点,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着一种与“管理系统”追求的绝对、宏大秩序截然不同的, 微观的、自组织的、充满韧性的基层秩序!

这股秩序,源于无数个体生命的自发互动,它混乱,它不完美,但它 真实 且 顽强。它就像野草,不像参天大树那样需要特定的土壤和规则,只要有一点缝隙,就能扎根生长。

他将这源自四合院生活的、微观而坚韧的秩序意念,与识海中残存的“源火之钥”的界定之力相结合,不再去界定外部广袤而扭曲的规则迷宫,而是全力 界定自身!

界定“何雨柱”这个存在,其最核心的本质,不受外界规则变迁的影响!界定那源自四合院的“生活流”,作为一种 基准参照系,在他自身内部永恒流淌!

这是一个极其内敛的操作,几乎不对外界产生任何直接影响。但效果却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