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星舰涅盘 逻辑棱镜(1 / 2)

当何雨柱完成“化龙池”的淬炼,脱胎换骨般走出洞窟时,“启明”号的改造工程,也进入了最关键的冲刺阶段。

原本残破的星舰,此刻已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由“虚空水晶”和各种奇异合金构筑的改造船坞中。无数机械臂如同拥有生命的触手,在舰体上忙碌穿梭,迸发出璀璨的焊接火花和能量流。来自不同纪元的科技造物被小心翼翼地安装、集成——闪烁着星辉的“相位镀层”如同流水般覆盖舰体表面,极大地增强了其光学和法则层面的隐匿性;取自某条古老龙骸精华锻造的“虚空龙骨”被嵌入舰体核心,大幅提升了结构强度和对空间乱流的抗性;一门造型怪异、炮口如同多重棱镜叠加的“法则扰乱炮”正在舰首进行最后的调试,其散发出的波动,让周围的空间都呈现出细微的扭曲。

老周双眼布满血丝,却精神亢奋,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平台上不断下达指令,与构装贤者及其麾下的工程机械体进行着高效协同。他感觉自己仿佛在同时指挥来自数个不同时代的顶级工程师,将截然不同的科技树强行嫁接、融合。这种挑战带来的压力巨大,但每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每看到“启明”号的数据面板上跳出一个新的、超越想象的性能指标,所带来的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

“能源核心输出功率稳定,提升至原设计标准的480%!”

“虚空龙骨共振频率校准完成,空间适应性系数突破临界值!”

“法则扰乱炮初次充能测试……完成!干扰半径达到预期,对低阶‘清道夫’锁定协议模拟破解成功率……87.3%!”

一条条令人振奋的数据传来,标志着“启明”号正在经历一场真正的涅盘重生!它不再仅仅是一艘来自地球的探索舰,而是融合了“守望者”隐匿、“龙庭”坚韧以及其他纪元辅助技术的、独一无二的战争与生存平台!

然而,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部分——“逻辑炸弹”的载体与投放系统,依旧进展缓慢。

在另一个被重重隔离的实验室中,何雨水、记录者以及灵能先知,正围绕着一个不断演算、闪烁着无数复杂公式和能量模型的光幕,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不行,常规的能量载体根本无法承受‘混沌本源’的侵蚀,更别提将其精确投放到‘观测者’的网络节点。”灵能先知的光影摇曳,语气带着 frtration(挫败感),“我们的‘灵能编织’技术可以制造出极其细微的‘信息探针’,但探针本身的‘秩序’结构,与‘混沌本源’天生排斥,强行结合只会导致探针瞬间崩溃。”

“或许……我们不该想着去‘承载’。”何雨水盯着光幕上那代表何雨柱“有序混沌”道境的简化模型,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哥的道,是包容,是演化。我们是否可以将‘混沌本源’本身,塑造成一种临时的、具有特定结构的‘载体’?”

“你的意思是……”记录者光影微微波动。

“就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何雨水组织着语言,“我们不以外部物质去承载混沌,而是引导混沌自身,在极短时间内,形成一个高度不稳定、却具备特定信息‘棱镜’功能的临时结构。这个‘混沌棱镜’,本身不具备稳定存在的逻辑,但它可以在爆发的瞬间,将其内部蕴含的‘悖论’与‘无限循环’信息,如同折射光线般,定向投射向目标!”

“一个……自我毁灭的信息投射器?”构装贤者的金属音从通讯器中传来,他显然也在关注这边的进展,“理论上有一定可行性。利用混沌的不确定性,短暂构筑一个违背常理的‘逻辑透镜’。但如何确保其投射的‘信息’是我们需要的‘悖论’,而不是一堆无意义的乱码?又如何确保它能准确命中‘观测者’网络的要害节点?这需要对混沌本质达到近乎‘造物主’级别的精微掌控。”

所有人都沉默了。这要求太高了!何雨柱刚刚初步掌控蜕变后的内天地,能否做到如此精妙的操作,还是未知数。而且,“观测者”的网络节点必然防御森严,如何突破其防火墙,精准投放,同样是巨大难题。

就在这时,完成初步适应的何雨柱走进了实验室。他周身气息内敛,却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仿佛一片初定的混沌星空。

听完何雨水等人的难题,何雨柱凝视着光幕上那复杂的模型,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

“我们不需要完全凭空创造一个新的‘载体’或‘棱镜’。”他指向光幕上代表“法则扰乱炮”的结构图,“这门炮,本身就能发射干扰法则的能量束。我们是否可以将需要投射的‘混沌悖论信息’,进行某种‘加密’或‘伪装’,将其隐藏在扰乱炮发射的常规干扰能量中?”

“当这束混合能量命中‘观测者’的网络节点时,外层的常规干扰会首先触发其防御机制的应对,而在其解析、抵消这层干扰的短暂瞬间,内层被伪装、加密的‘混沌悖论信息’再突然爆发,打它一个措手不及?”

“声东击西?信息伪装?”老周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带着兴奋,“这个思路可行!我们可以利用‘档案馆’保存的几种上古信息加密技术,对‘混沌悖论’进行多层包裹和伪装,让其看起来就像是一段特别顽固、需要稍长时间才能清除的普通干扰噪音。只要计算好时机,在对方防御系统专注于清除‘外壳’的瞬间,引爆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