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戈壁,绝密基地深处,一间被层层阵法与最新科技屏障包裹的特制疗养室内。
何雨水安静地躺在一张由暖玉和某种活性金属交织而成的床榻上,周身笼罩在一层氤氲的青金色光晕中。这光晕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如同呼吸般,随着她体内那“混沌为源,青桐为骨”道基的运转,明灭不定。光晕流转间,隐约可见无数细密繁复的秩序脉络在她皮肤下若隐若现,与身下的玉榻、乃至整个疗养室汇聚而来的精纯元气和某种来自地底深处引导出的温和辐射能量产生着玄妙的共鸣。
麻三姑寸步不离地守在一旁,苍老的手指时而轻抚过何雨水腕间的脉搏,时而捻动一些研磨成粉末的珍稀药材,混合着特制的玉露,小心翼翼地涂抹在她眉心、丹田等重要窍穴周围。这些药材并非凡品,有些是“龙雀”库存的、得自上古遗迹的灵植,有些则是动用了国家力量,从昆仑、长白等秘地紧急调运而来的天地精华。
“丫头,能听到婆婆说话吗?”麻三姑低声絮语,声音带着药婆一脉独有的安魂宁神之力,“放宽心,慢慢来,你到家了,安全了…”
除了麻三姑,还有数名穿着白大褂、但眼神锐利、气息沉凝的男女,他们是“龙雀”内部最顶尖的生物能量学、异常物理现象以及古代符文技术领域的专家。他们通过遍布房间的传感器,实时监控着何雨水生命体征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以及她周身那青金色秩序光晕的能量波动频率和强度,试图解析这超越现有认知的力量体系。
然而,进展缓慢。那青金色的秩序之力层级极高,且带有强烈的排外性与自主性,常规的探测手段几乎无法深入其核心,强行解析反而会引发光晕的轻微反击,导致设备失灵。
何雨水的意识,此刻正沉浸在一个更加深邃、更加接近本源的世界里。
在外界看来,她只是昏迷。但实际上,她的主意识正附着在那遍布道基的青金色秩序脉络之上,沿着这些脉络,向着其源头——那枚源自父亲何大清、已然与她混沌道基深度融合的“青桐”核心印记——进行着一种逆向的“溯源”。
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在沿着一条由光和规则构成的河流,逆流而上,追寻发源地。
她“看”到,这些秩序脉络并非死物,它们如同拥有生命的神经网络,在不断吞吐着她自身的混沌之气,以及从外界汲取而来的各种能量(元气、辐射能、甚至包括麻三姑涂抹的药材药力),将其分解、提纯、然后按照某种极其复杂的“图谱”,重新编织、组合,一点点修复着道基上那些最深、最顽固的裂痕。
她“看”到,在修复道基的同时,这些秩序脉络也在持续不断地、极其缓慢地“消化”着那些残留的、属于“归墟死光”的法则碎片。这个过程比之前更加温和、更加高效,仿佛这套以“青桐”为骨的体系,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解析-同化”的工作模式。每“消化”掉一丝归墟法则,她的寂灭真意就凝实一分,对归墟之力的抗性也随之增强。
而这一切的核心,都指向那枚悬浮在混沌道基最中央、如同恒星般散发着秩序与创造光辉的“青桐”印记。
她的意识小心翼翼地向那印记靠近。
越是靠近,越是能感受到其蕴含信息的浩瀚与古老。那不仅仅是父亲何大清对“青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更包含着“青桐”文明本身对宇宙法则、对“秩序”本质的认知烙印。无数关于物质结构、能量流转、时空架构、乃至生命形态与意识起源的碎片化信息,如同星河般环绕着印记旋转。
她尝试着去触碰、去理解。
一瞬间,庞杂的信息洪流几乎将她的意识冲散。她看到了星辰的生灭,看到了维度的蜷缩与展开,看到了某种以几何结构和能量谐振构建的、迥异于碳基生命的硅基文明兴衰史片段…这些信息过于宏大,远远超出了她当前境界能够承载的极限。
她立刻收缩感知,不再贪求全部,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当前修复道基、对抗归墟直接相关的信息碎片上。
她捕捉到了一些关于“法则冲突中和”、“高维能量降维疏导”、“概念级损伤修补”的模糊原理…虽然无法立刻完全理解,但结合自身正在经历的修复过程,一些之前晦涩不明的地方,竟开始豁然开朗。
“原来…青桐之力,可以这样引导混沌,抚平法则层面的创伤…”
“归墟的‘终结’概念,可以用‘循环’与‘新生’的秩序意境进行部分覆盖和转化…”
一种明悟在她心间升起。她对自身力量的掌控,在昏迷中,反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精进着。
然而,就在她的意识沉浸于这种玄妙的“溯源”与“悟道”过程中时,一丝极其隐晦、却带着冰冷恶意的波动,如同潜藏在淤泥中的毒蛇,突然从她道基某个极其偏僻的角落一闪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