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暗流涌动时(2 / 2)

电话?谁会打电话到党校来找我?知道我在这里的人不多。是轧钢厂?街道办?还是……?

我应了一声,快步下楼。心里盘算着各种可能性,以及该如何应对。

来到一楼传达室,我拿起放在桌上的话筒:“喂,您好,我是何雨柱。”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有些熟悉,但此刻听起来格外严肃的声音:“何雨柱吗?我是李副处长。”

我的心猛地一沉!李副处长!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打电话到党校来找我?

“李处长,您好。”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嗯,”李副处长的声音透过电话线,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压力,“在党校学习怎么样?还适应吗?”

“谢谢处长关心,挺好的,学习收获很大。”

“那就好。组织上培养你,你要珍惜机会。”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安心学习,厂里的事情暂时不用你操心。尤其是……之前涉及到的那些事情,自有相关部门处理,你不要过多打听,更不要擅自行动,明白吗?这也是为了你的安全考虑。”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他这是在警告我!他肯定察觉到了什么,或者得到了什么消息!他知道我在调查?他知道我去了仓库?还是仅仅是一种惯常的敲打?

“李处长,我……”我试图解释什么。

“不用多说!”李副处长打断我,语气带着一丝不耐烦,“记住我的话,安心学习,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碰的别碰!这是命令!好了,就这样!”

“咔哒”一声,那边挂断了电话,听筒里只剩下忙音。

我握着话筒,站在原地,手心冰凉。

李副处长这个电话,来得太蹊跷,太及时了!就像在我刚刚找到新线索,准备有所行动的时候,一只有力的大手按住了我!

他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是保护?是警告?还是……威胁?

他口中的“相关部门”是指工作组吗?他是否也知道“青桐”核心元件的秘密?

我感到一张无形的网,正在缓缓收紧。而我,似乎正站在网中央。

放下电话,我走出传达室,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但我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投寄信件的心思也淡了,我慢慢踱回宿舍。

坐在书桌前,看着抽屉里那两封还未寄出的信,我犹豫了。李副处长的警告言犹在耳。我现在寄出这些带着暗示的信,会不会弄巧成拙,反而暴露了自己,甚至牵连到雨水和王主任?

可是,如果不行动,难道就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线索中断,何大清生死不明?

矛盾、焦虑、不安,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我拉开抽屉,拿起那封写给雨水的信,手指摩挲着信封边缘。最终,我还是将它慢慢撕碎,又拿起写给王主任的那封,同样处理掉。纸屑丢进废纸篓,像是我刚刚被掐灭的希望。

不能冲动,必须更谨慎。

李副处长的警告,反而从侧面印证了“青桐”核心元件的重要性,以及我目前处境的危险性。他,或者他代表的势力,不希望我继续深挖下去。

那么,接下来我该怎么办?在党校的剩余时间里,是彻底偃旗息鼓,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寻找更隐蔽的途径?

我看着窗外党校宁静的院落,树木葱郁,学员们三三两两走过,一派平和景象。但我知道,在这平静之下,暗流正在涌动。

我重新铺开稿纸,拿起笔。明面上的调查受阻,也许,我该换一种方式,从更基础的地方入手。我不能直接问,但我可以……画。

我开始凭借记忆,尽可能详细地绘制NVI-1型轴振频率校准仪的结构草图,特别是根据简报提示和傅师傅的描述,重点勾勒那个可能的核心振动传感元件的外形、大小、可能的接口方式。我画得很慢,很仔细,仿佛又回到了前世伏案设计图纸的时光。

同时,我在另一张纸上,开始罗列四合院所有可能藏匿小件物品的地点,以及何大清在轧钢厂可能接触到的、有能力且值得信任保管物品的人员名单(李副处长的名字被我打上了一个问号)。

我不知道画这些、列这些还有什么用,但这至少能让我混乱的思绪稍微清晰一点,也能让我感觉自己还在做些什么,没有完全放弃。

就在我全神贯注于纸笔之间时,宿舍门再次被敲响。

“请进。”我头也没抬,以为是赵建军回来了。

门被推开,进来的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带班的王老师。他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脸色平静,目光却锐利地扫过我摊在书桌上的草图和人名列表。

我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想用手遮住,但已经来不及了。

王老师走到我桌前,看了一眼我画的仪器结构图,又瞥了一眼那张写着人名的纸,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我脸上,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何雨柱同志,看来,你并没有完全理解‘安心学习’的意思。”

“有些事情,恐怕需要你跟我去办公室,好好谈一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