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灶台展锋芒(2 / 2)

轮到打饭时,工人们看到窗口旁边单独摆放的两大簸箩金灿灿的贴饼子和一笼笼热气腾腾、皮薄隐约透出红油馅料的烫面角,都来了兴趣。虽然需要额外花一点点饭票,但尝鲜的欲望压倒了一切。

“给我来两个贴饼子!”

“这烫面角来一份!看着就馋人!”

窗口前排起了小队。我一边帮着分菜,一边留意着工人们的反应。

“嘿!这饼子外焦里嫩,有嚼头!香!”

“这烫面角够味!辣乎乎的,吃着真过瘾!”

“比天天啃窝头就白菜强多了!食堂早该这么搞了!”

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两大簸箩贴饼子和几大笼烫面角,以惊人的速度被消灭一空,后来没买到的工人还颇有些遗憾。

食堂班长看着空荡荡的簸箩和笼屉,又看了看脸上带着满足笑容的工人们,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拍了拍我的肩膀:“柱子,干得不赖!下礼拜,咱们再换个花样!”

首战告捷!我心里也涌起一股成就感。这不仅是对我手艺的肯定,更是对我主动思考、勇于尝试的认可。

这件事,很快也传到了后勤处李副处长耳朵里。过了两天,他特意来食堂转了一圈,正好碰上我在指导一个帮工如何把握贴饼子的火候。

“何雨柱同志,”李副处长笑着开口,“听说你搞的伙食花样,很受工友们欢迎啊!不错,能够主动想办法改善职工生活,这就是主人翁精神的体现!要继续保持,厂里是支持这种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团结的创新的!”

“谢谢李处长肯定!我一定努力!”我连忙表态。

李副处长点了点头,又勉励了几句,这才离开。

我知道,这次小小的“技术革新”,不仅赢得了工友的口碑,更在领导那里留下了积极进取的好印象。这为我后续的发展,铺下了一块坚实的垫脚石。

然而,就在我专注于灶台上施展拳脚的时候,院里的水,却又开始悄悄搅动起来。

这天晚上,我刚回到家,阎埠贵就揣着个小本子,笑眯眯地找上门来。

“柱子,忙着呢?”他推门进来,目光在屋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我身上。

“三大爷,有事?”我放下手里的书。

“是这么回事,”阎埠贵翻开小本子,拿出钢笔,“院里这个月的水电费,该收了。以前都是老易……唉,现在这事儿,我跟老刘商量着,就先接过来了。你看,你们家……”

他脸上挂着笑,但那笑容底下,分明带着一种新官上任、行使权力的试探。

我看着他那副样子,心里明镜似的。收水电费是小事,但他和刘海中,显然是想通过处理这些日常事务,重新确立他们在院里的“管理”地位。

风波过后,水下的暗礁,开始显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