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外派机遇与抉择(2 / 2)

孙科长带我参观了他们厂的小食堂,比我们轧钢厂的规模小些,但设备还算齐全。他说明了任务:为期三天的技术交流活动,每天上下午各需要准备一次茶歇点心,要求精致、量不大,但要能体现接待水准。

“材料我们都准备好了,你看看还缺什么,尽管提!”孙科长指着角落里堆放的面粉、鸡蛋、白糖等原料,“至于劳务补助,我们按一天五块钱算,三天十五块,你看怎么样?”

一天五块!三天就是十五块!这几乎抵得上我大半个月的工资了!我强压下心中的激动,面上平静地说:“孙科长,补助方面我没意见,听厂里和您安排。我一定把点心做好!”

“爽快!”孙科长拍拍我的肩膀,“那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三天,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配件厂的厨房我不熟悉,但我适应得很快。考虑到是茶歇点心,我决定以小巧、美观、易取用为主。

第一天,我做了改良的核桃酥,个头做得比平时小一半,更加精致;又用剩下的蛋白做了蛋白糖,雪白酥脆,入口即化。

第二天,做了迷你鸡蛋糕,一口一个,松软香甜;还用豆沙做了些小动物造型的豆沙包,憨态可掬。

第三天,是交流活动的最后一天,也是重头戏。我提前用胡萝卜、菠菜等榨汁和面,做了三色面条,煮熟后快速过凉,用香油、盐、醋简单调味,做成爽口的凉拌三色面。又用剩下的材料做了些小巧的菊花酥。

每一次茶歇,点心都大受欢迎。那些来自不同单位的技术员、领导,对这些小巧精致的点心赞不绝口,尤其是最后一天的凉拌三色面和菊花酥,既清爽又别致,成了交流会上的一个小亮点。

孙科长脸上倍儿有面子,私下里又塞给我两张大团结(二十元),说是额外的奖励,让我务必收下。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我带着总共三十五元的“劳务补助”(原定十五元加上额外奖励二十元),以及配件厂后勤科开具的、盖着公章的证明材料,满载而归。

回到轧钢厂,我先去工会李干事那里销了假,交了证明材料。李干事看着证明材料,满意地点点头:“好!小何,干得不错!刚才配件厂的孙科长还打电话过来,把你狠狠夸了一顿!给咱们厂争光了!”

我又去后勤处王主任那里简单汇报了一下情况。王主任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嗯,知道了。回来就好好工作。”但眼神里并无责备之意。

我知道,这一关,我算是平稳度过了。有了正式的证明材料,有了兄弟单位的夸奖,那些可能的闲言碎语,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许大茂看到我回来,眼神更加阴鸷,但没敢再凑上来。易中海依旧是那副沉默的样子,但我能感觉到,他看我的眼神里,除了怨恨,似乎又多了一丝……凝重?

阎埠贵则是一脸“我早就知道”的表情,冲我挤眉弄眼。

不管怎样,我成功了。凭借自己的手艺,堂堂正正地赚到了外快,还赢得了兄弟单位的尊重。

三十五元!加上之前的存款,我现在有将近八十元了!工业券七张!

距离那台梦寐以求的收音机,只差最后三张工业券和大约二十元钱了!

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