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种,我都不能去。
但直接拒绝,恐怕会让他警觉,甚至怀恨在心,另想阴招来对付我。不如先虚与委蛇,拖着他,让他以为我还在犹豫,同时暗中观察,看看他到底想玩什么花样。
至于挣钱买收音机……这条路太危险,必须放弃。还是得靠正道,慢慢攒。
只是,经过许大茂这一出,我更加迫切地感觉到拥有独立信息渠道的重要性。如果我能及时了解政策风向,清楚鸽子市那边的真实情况,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靠猜测和本能去规避风险。
收音机!必须尽快!
接下来的两天,我照常上班下班,碰到许大茂,他总会递过来一个询问的眼神,我就回以一个“还在考虑,有点怕”的纠结表情。他倒也不催,只是眼神里的算计越来越浓。
院里其他方面,秦淮茹没再来送东西,但偶尔碰面,那眼神更加幽怨,仿佛我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聋老太太又“偶遇”了我一次,絮叨着“远亲不如近邻”。易中海依旧沉默,但那种无形的压力始终存在。
阎埠贵倒是消停了两天,大概在观望我和许大茂之间会不会有什么“新动向”。
这天在食堂,我正忙着准备午饭,厂工会的一个干事突然来找刘班长,说是过几天厂里要开一个先进生产者表彰大会,会后有个小范围的茶话会,需要食堂准备些精致的点心,不用多,但要好看好吃,体现厂里对先进职工的关怀。
刘班长满口答应,等人走了,却有些犯愁。点心?食堂平时都是做大锅菜,面点也就是馒头、花卷、包子,精细点心还真不太擅长。
杨师傅也皱起了眉头,这超出了他的擅长范围。
我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个机会?一个既能展示能力,又绝对安全、甚至能获得领导进一步好感的“副业”?
做点心,材料都是厂里出,属于正常工作范畴。做得好,是给食堂和厂里争光。
我走上前,对刘班长说:“班长,点心的话,我倒是会做几样简单的,比如核桃酥、鸡蛋糕什么的,要不……我试试?”
刘班长和杨师傅都看向我。
刘班长有些犹豫:“柱子,你行吗?这可是要给厂领导看的。”
杨师傅没说话,只是看着我。
我肯定地点点头:“应该没问题。用料也简单,就是面粉、鸡蛋、糖、油这些,咱们食堂都有。”
刘班长想了想,一咬牙:“行!那就你试试!需要什么材料跟我说,我给你批!不过丑话说前头,要是做砸了……”
“班长您放心,做砸了责任我担!”我立刻表态。
我知道,这又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遇。如果这点心做成了,我在厂里的“不可或缺性”又会增加一分。
而且,这完全是光明正大的“创收”——赚取的是领导的认可和未来的机会,这比许大茂那见不得光的“路子”,强了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