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将军外朝(2 / 2)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霍凛动了。

他没有为自己激烈辩驳,甚至没有去看那些所谓的“证据”。

他只是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皇帝那几乎要喷出火来的视线,然后,从怀中取出那道昨夜写就的奏疏,双手高高举起,声音沉稳,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

“陛下!臣霍凛,有本上奏。”

内侍连忙上前接过,呈送御前。

皇帝冷哼一声,展开奏疏,起初目光依旧冰冷,但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微微蹙起,脸上的怒意似乎凝固了一瞬,随即变得有些惊疑不定,最后,那紧抿的唇角,几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丝。

大殿内的百官也察觉到了皇帝神色的微妙变化,那汹汹的声讨之势不由得为之一滞。

周勉、王琛等人交换着眼神,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良久,皇帝放下奏疏,目光复杂地看向霍凛,声音依旧冷硬,却少了方才那几乎要立刻杀人的戾气:“霍凛,你这是何意?”

霍凛伏地,以头触地,声音带着一种沉痛与决绝:“陛下,北疆新败,臣身为前任主帅,难辞其咎。

虽自信绝无通敌之举,然物议沸腾,边关不稳,皆因臣而起。臣恳请陛下,准臣辞去北疆行营都部署一职,并上交对应兵符。

臣愿以一介白身,于府中待罪,静候陛下查证。只求陛下能以边关稳定、社稷安危为重,万勿因臣一人之故,再起波澜。”

他以“待罪”之身,行“交权”之实。

将自身命运完全交到皇帝手中,同时说出“边关稳定、社稷安危”才是根本。

这一手,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李甫等人构陷霍凛,核心就是要剥夺他的兵权,置他于死地。

如今霍凛竟主动将最核心的职权和部分兵符交出,姿态低到了尘埃里,这让他们蓄势待发的致命一击,仿佛打在了棉花上,有力无处使。

若再步步紧逼,反倒显得他们不顾大局,有意搅乱朝纲了。

皇帝看着伏在地上,姿态卑微却脊梁依旧挺直的霍凛,心中亦是巨震。

他猜忌霍凛,无非是兵权二字。如今霍凛主动将这烫手山芋交还,他那满腔的怒火和猜忌,瞬间失去了最大的支撑点。

是啊,一个连兵权都肯主动上交的臣子,真的会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去“通敌”吗?这合乎常理吗?

更何况,霍凛提及的“边关稳定、社稷安危”,正好戳中了皇帝此刻内心最深的忧虑。

北疆新败,若再立刻诛杀大将,军心必然更加动荡,狄人若趁机大举进攻,后果不堪设想。

一时间,皇帝的杀心,竟被霍凛这以退为进的“诚意”和着眼于大局的“姿态”,生生遏制住了。

“你……”皇帝沉吟片刻,目光扫过脸色难看的李甫等人,又看了看伏地不起的霍凛,终于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种复杂的意味。

“准奏。北疆行营都部署一职,及对应兵符,朕收回了。霍凛,你回府待勘,无旨不得出。”

没有立刻下狱,没有即刻定罪。

只是收回部分权力,禁足府中。

这对于已是“铁证如山”、“罪大恶极”的霍凛而言,几乎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喘息的机会。

“臣谢陛下隆恩。”霍凛再次叩首,声音平稳,无人能窥见他此刻内心的波澜。

退朝钟声响起。霍凛在无数道复杂难言的目光注视下,缓缓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出了太极殿。

他的背影,在褪去亲王袍服后,显得有些单薄,却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更透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坚韧。

将军外朝,以退为进。上交兵符,暂稳帝心。

这险之又险的一步,终于在这必死之局中,撬开了一丝微弱的缝隙。

然而,危机远未解除。那伪造的“铁证”依然高悬,政敌的杀机并未消散。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