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罪证伪造(2 / 2)

这个计划,可谓恶毒到了极致。

它利用了皇帝对霍凛最深的猜忌,利用了北狄议和的敏感时机,更利用了霍凛力保韩青、反对激进议和等真实行为,进行歪曲构陷,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一旦这些“证据”呈送御前,在皇帝本就盛怒且疑心重重的情况下,霍凛便是浑身是嘴,也难以说清。

“时机至关重要。”李甫收起笑容,脸色恢复阴冷。

“如今陛下已对霍凛极度不满,通信也被监控,正是其心神不宁、最为脆弱之时。

我们要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将这些‘证据’,以一种‘偶然’、‘意外’的方式,呈送到陛

“李公,下官以为,”周勉眼中闪着精光,“下次大朝会,便是个好时机。届时百官在场,可令此事无法遮掩,必须当庭处置。

下官可安排一位‘耿直’的御史,在奏对时,‘偶然’提及查获走私物品时发现的这块羊皮纸碎片,引发陛下关注,然后我们再顺势将完整的‘信件’作为后续查获的成果呈上。”

“好!便依此计!”李甫重重一拍桌面,定下了这足以将霍凛置于死地的毒计。

就在李甫等人紧锣密鼓地安排着这最后、也是最凶狠的杀招时,镇北王府内,霍凛与永宁也并未坐以待毙。

凭借太后警示的“信使乃伪”这一关键信息,霍凛动用了手中最后隐藏的、未被监控的军方秘密渠道,不惜暴露的风险,向北疆的心腹发去了最紧急的查询指令。

要求他们核实近期是否有任何可疑人员冒充王府信使与他们接触,并严密监控边境,留意狄人异常动向。

永宁则通过苏嬷嬷这条隐秘的线,试图从太后那里获取更多关于“北疆将有变”的具体信息。

同时,她与霍凛反复推演,李甫等人下一步最可能发动的攻击会是什么。

“通敌这是最能触怒皇兄,也最能彻底毁灭你的罪名。”永宁在烛光下,面色凝重地看着霍凛。

“他们若想坐实此罪,必然需要‘证据’。书信往来,是最常见的构陷方式。”

霍凛眉头紧锁:“我与狄虏血战多年,仇深似海,此等诬陷,荒谬至极。”

“正因荒谬,若他们真能拿出看似‘可信’的证据,才更具杀伤力。”

永宁冷静分析,“他们可能会伪造狄人给你的信件,也可能伪造你给狄人的回信。笔迹、印鉴、甚至信物都必须考虑到。”

她起身,走到书柜旁,取出一只小巧的檀木匣子,打开后,里面是几方霍凛平日使用的私印和一方代表镇北王身份的蟠龙金印。

“这些印鉴,必须严加保管,绝不可离开视线。还有,你以往批阅的文书、手令底稿,也要重新清查一遍,看看有无缺失,以防他们窃取用于模仿笔迹。”

尽管他们已尽可能提高警惕,但李甫等人处心积虑、动用资源伪造的“证据”,以及那精心设计的“偶然”发现戏码,依然像一柄悬于头顶、不知何时会落下的利剑,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王府之外,夜色沉沉,暗流汹涌。伪造的罪证已然完成,政敌的步步紧逼,已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关头。

一场决定生死命运的朝会,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