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金烛火下,李方清霍然起身,甲叶随动作轻碰,声音像春冰乍裂:
“臣必不负陛下与公主所托。”
他略一停顿,目光灼灼。
“只是,要肃清王城,臣需包拯随调。”
公主莞尔,指尖掠过茶盏,叮然一声:
“包拯本就是你燕赵的人,自当归你麾下。
我再提一句:
东南西北四位治安官里,唯有北城那位出身寒门,骨头最硬,也最易撬动。
你不妨先拿他试刀。”
李方清深深一揖,转身时披风扬起一道墨影。
……未时三刻,北城治安官府邸。
朱门半旧,石狮缺耳,门楣上“治安”二字漆色剥落,却掩不住院内肃然杀气。
李方清未带仪仗,只携李存孝、包拯二人。
一黑一青,像两道冷锋踏入堂前。
北城治安官郑寒山早已候在阶下。
粗布官袍洗得发白,眉骨如刀,拱手时声音沉稳:
“下官郑寒山,见过总官大人。”
李方清微微侧首,目光如电,向李存孝轻轻一瞥。
李存孝会意,当即上前半步,铁甲铿锵,声如洪钟:
“王命诏曰——”
殿内众人屏息,只听他朗声宣读,金铁之音回荡梁间:
王命诏曰:
奉天承运,齐拉国王诏谕:
今特封二等子爵、燕赵领主李方清为王城治安总官,统领东、南、西、北四大治安官,并辖所属诸卫、捕盗、巡徼、缉查之权,咸听节制。
凡王城内外,自宫城至坊市,自勋贵至庶民,但有作奸犯科、行刺谋逆、勾结暗党、扰乱治安者,李方清得先行审讯,先斩后奏;
并可直奏御前,无须通禀廷议。
赐金符一面,龙纹铁券一副,以示专权;
赐尚方宝剑一口,以彰威严。
文武百官,一体协助,敢有违抗、推诿、隐匿者,与犯同罪。
钦此。
残阳把北城衙署的灰瓦照得一片赤红。
郑寒山率众迎至仪门,躬身长揖,礼数周全,心里却打着鼓:
看这年纪轻轻的子爵,八成是来镀金的贵胄,走个过场便回封地领功。
李方清翻身下马,笑意温温,开口却直截了当:
“听说郑大人手里积了不少案子?都搬出来,让我开开眼。”
郑寒山一怔,背脊微紧:
“大人……如何得知?”
李方清侧首,目光落在身后那道铁面青衣的身影。
包拯稳步上前,拱手:
“郑大人,可还记得开封夜审刘屠户一案?”
郑寒山猛地抬头,眼底迸出惊喜,抢步握住包拯双手:
“包大人!那桩入室杀人案若无您援手,寒山至今还被冤魂缠身,岂敢忘!”
寒暄未毕,李方清已步入正堂,撩袍落座。
他指尖轻叩案面,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推拒的力道:
“既如此,把积压卷宗一并取来。今夜挑灯,一件一件过。”
北城旧衙的案牍室里,卷宗高高摞起,像一堵随时会塌的纸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