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焰猛地一跳,映得两人影子交叠在一起,仿佛已将未来的烽火与山河一并压进了这间小小的青砖屋。
林悦心指尖绕着一缕垂落的发梢,抬眼望向李方清。
声音里带着旅途后的轻快与好奇:
“我这一路回王都,再折返燕赵,算来也有百余日。
这百余天里,你的领地究竟长成了什么模样?明日若得闲,陪我走一圈可好?”
李方清先替她续了半盏温热的桂花酿,才含笑答道:
“殿下若愿纡尊,臣求之不得。
眼下正有一桩喜事——闪亮村的父老们要在后天办一场集体婚礼,三十六对新人同日成礼。
臣原打算明日先去检视彩棚、酒灶。
既然殿下有兴,不妨同行,顺道把领地南北一并看遍。”
林悦心一听“集体婚礼”四字,眸子倏地亮了起来。
像是孩子听见庙会锣鼓,连手里那盏温茶都忘了放下。
她把茶盏往案上轻轻一搁,身子前倾:
“竟能一次看到许多新人拜堂?有趣!明日我便随你去。”
李方清见她兴致高,便细细解释:
“闪亮村原本一百三十七户人家,去岁遭匪患,青壮折损近七成。
我调了邻村及军中退役未娶的汉子共八十四人过去。
又拨粮种、耕牛,让他们与村中遗孀、待字闺秀相处。
半年下来,情投意合者已有三十六对,只欠一场热闹仪式。
领地出银三百两,黄道婆带人缝嫁衣,胡雪岩置办酒肉,连鼓乐班子都请好了,就等良辰吉日——明日恰好是黄道吉日。”
公主听得连连点头,脑海里已浮现三十六对新人并排而立、红绸铺地的盛景。
忍不住笑出声:
“那本宫也得备一份贺礼。三十六份……不,一份大大的,让他们合卺同欢!”
她顿了顿,又促狭地眨眼。
“不过我先说好了,到时我要当主婚人,你可不许抢我风头。”
李方清拱手,眼底满是笑意:
“公主肯为他们主婚,是新人之福,也是燕赵之福。”
窗外月色如洗,屋里两人说话声低低回荡,仿佛已能听见明日闪亮村的锣鼓、鞭炮与欢呼。
正午的阳光洒在闪亮村新铺的黄土大道上,像给大地撒了一层碎金。
道路两侧,彩棚连绵,红绸缠杆,锣鼓点子敲得人心口直颤。
一张张喜桌早已摆开,蒸腾的羊肉香、桂花酒香、新麦面包香混成一股子热闹的风,吹得旗幡猎猎作响。
忽而,一声号角穿云裂石——
“呜——”
村口尘土飞扬,一队马车辘辘而来。
最前头是一辆黑漆描金的敞辕车,车檐四角悬着赤边黑底的燕赵旗,旗心金丝绣着振翅雄鹰。
赶车的是许褚,铜铃大眼笑得眯成缝。
秦良玉披银甲,执缰勒马,马鬃飞扬,像一道闪电劈进人群。
百姓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潮水般的欢呼:
“领主来了!领主来了!”
“燕赵子爵驾到!”
人潮自觉分开,红绸铺就的道路瞬间空出一条笔直的通道。
孩童们蹦跳着去摸车辕上的流苏。
妇人将手中捧的枣子、花生撒向空中,像下了一场喜庆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