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勋仪式的掌声尚未消散,龙渊便接到了新的命令。这一次,他们的战场将从缅北的热带丛林转向内蒙古的广袤草原。
“塞外?”赵峰看着地图上那片广袤的区域,眉头紧锁,“那里现在是日军和伪蒙军控制区,环境比缅北还要恶劣。”
孙立人军长神色凝重:“日军在草原深处建立了一个秘密实验基地,据情报显示,他们正在那里进行某种气候武器的研究。如果得逞,可能改变整个华北的气候模式,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
龙渊注意到地图上的一个标记:“这个位置...靠近传说中的‘苍狼圣山’?”
“没错,”孙立人点头,“当地牧民传说那座山是草原之灵的居所。我们相信,日军选择在那里建立基地,绝非偶然。”
龙渊胸前的闹闹微微震动,传递来一种奇特的感应——遥远北方有什么东西正在呼唤它。
准备时间只有三天。这一次的队伍更加精干,除了龙渊、赵峰和周文彬外,只挑选了十名最精锐的战士。考虑到草原作战的特殊性,所有人都接受了紧急的骑兵训练。
“在草原上,机动性就是生命,”负责训练的老骑兵告诫他们,“但也要小心,草原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
出发前夜,龙渊独自站在营地外,望着北方星空。闹闹在他胸前散发着柔和的绿光,与北斗七星遥相呼应。
“北方有什么在等着我们?”龙渊轻声问。
闹闹传递来复杂的意念:“古老的力量”、“同类的呼唤”、“自然的愤怒”。
三日后,小队乘运输机抵达绥远。一下飞机,众人就被塞外的苍茫景象所震撼。一望无际的草原在风中如绿色海洋般起伏,天空湛蓝如洗,与缅北的湿热丛林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地接应的是蒙古族游击队队长巴特尔,一个身材魁梧、面色黝黑的汉子。
“欢迎来到草原,”巴特尔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说,“这里的规则与南方不同。在草原上,你要学会听风的声音,看草的动向。”
在巴特尔的带领下,小队换乘马匹,向草原深处进发。初入草原的新奇很快被严酷的现实取代。白天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夜晚的寒冷刺入骨髓,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更是让人寸步难行。
“这鬼地方比丛林还难熬,”赵峰抹着脸上的沙尘抱怨道,“至少丛林里还有遮阴的地方。”
龙渊却注意到,进入草原后,闹闹显得异常活跃。葫芦的绿光比平时更加明亮,常常指向某个特定方向。
第三天,他们抵达了一个游牧部落的营地。部落长老鄂尔多听说他们的来意后,神色变得严肃。
“你们说的那个地方,是草原的禁忌之地,”鄂尔多通过巴特尔翻译,“传说那里居住着古老的苍狼之灵,冒犯者会受到诅咒。”
周文彬好奇地问:“您见过那个‘苍狼之灵’吗?”
鄂尔多摇头:“没有人见过它的真面目,但每个月的月圆之夜,都能听到它的嚎叫。那声音...能让人的灵魂颤抖。”
当晚,月圆如盘。龙渊被一阵悠长的狼嚎惊醒。那声音不同于普通狼嚎,带着某种古老的韵律,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更让他惊讶的是,胸前的闹闹对狼嚎产生了强烈反应。绿光有节奏地闪烁,仿佛在与远方的嚎叫呼应。
“你也感觉到了,是吗?”龙渊轻抚葫芦。
闹闹传递来明确的意念:“古老的同类”、“寻求帮助”、“危险临近”。
次日,鄂尔多找到龙渊,神色异常严肃:“昨夜苍狼之灵的嚎叫与往常不同,它在发出警告。草原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龙渊展开地图:“日军基地就在圣山脚下,我们必须尽快行动。”
在巴特尔和鄂尔多的帮助下,小队找到了一条通往圣山的隐秘路线。随着接近目标,周围的景象开始变得怪异——草原上的动物行为异常,植物出现不自然的枯萎,甚至连风中都带着一丝腐臭。
“这是日军实验的影响,”周文彬检测着环境数据,“他们在破坏草原的生态平衡。”
第五天,他们终于看到了日军的秘密基地。那是一座半地下式的建筑群,隐蔽在一个山谷中,四周设有了望塔和铁丝网。更令人不安的是,基地上空笼罩着一层不自然的乌云,偶尔有诡异的闪电在其中穿梭。
“他们在尝试操控天气,”周文彬面色凝重,“如果让这种技术成熟,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望远镜,龙渊注意到基地外围有一些奇怪的装置——金属杆上挂着旋转的圆盘,不断发出低沉的嗡嗡声。
“那些是气象干扰装置,”周文彬解释,“日军可能想利用草原的特殊气候条件,制造人工灾害。”
就在他们观察时,一阵尖锐的警报声打破了草原的宁静。基地大门打开,一队日军士兵骑着摩托车冲出,径直朝他们的藏身之处驶来。
“我们被发现了!”赵峰低呼。
龙渊迅速评估形势:“撤退!利用地形掩护!”
小队骑马向草原深处飞驰,日军摩托车在后面紧追不舍。在平坦的草原上,摩托车的速度优势明显,距离在不断缩短。
危急时刻,闹闹的绿光突然大盛。前方的草原突然隆起,形成了一道道土坡,有效地阻碍了摩托车的行进。更神奇的是,草丛开始疯狂生长,缠绕住摩托车的轮胎。
“是闹闹在帮我们!”赵峰惊喜地喊道。
利用这个机会,小队成功摆脱了追兵,躲进了一个干涸的河床。
巴特尔敬畏地看着闹闹:“它竟然能操控草原?这简直是神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