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龙渊一声令下。
兵工厂方向,闹闹的绿光瞬间笼罩运输队,特务们手中的炸药包被能量转化为无害的泥土,伪装成搬运工的特务们刚想反抗,就被赵峰带领的特工制服。工人们虽然受到惊吓,但在负责人的指挥下,依旧有条不紊地将物资装上火车,没有耽误转运进度。
洛埠粮仓方向,特务们刚靠近粮仓,就被突然升起的藤蔓缠住了双脚。闹闹操控着粮仓周围的洒水装置,喷出大量清水,将特务们手中的燃烧瓶浇灭。守卫粮仓的士兵和百姓们见状,纷纷拿起锄头、扁担,协助特工们制服特务。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颤巍巍地举起拐杖,朝着特务们怒斥,眼神中满是不屈的怒火。
柳江大桥方向,“黑鼠”正带着手下安装炸药,准备炸毁桥墩。龙渊让闹闹传送自己到桥墩下,绿光一闪,他瞬间出现在“黑鼠”身后。“黑鼠”察觉不对,转身拔出匕首,带着黑色的能量波刺来。龙渊侧身避开,一拳击中他的胸口,“黑鼠”闷哼一声,后退几步,眼中满是狰狞:“龙渊,你坏了我们多少次好事!今天我要让你和这座桥一起毁灭!”
“你休想破坏大后方的安宁!”龙渊怒斥道。闹闹的绿光暴涨,将桥墩下的炸药全部包裹,引信被能量切断,彻底失效。“黑鼠”见状,想要引爆身上的炸药,却被闹闹的能量束缚住手脚,动弹不得。龙渊趁机上前,将其制服。
就在这时,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杰克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龙先生,四架日军轰炸机正朝着柳州飞来,目标是兵工厂和柳江大桥!”
龙渊立刻让闹闹释放能量干扰波,干扰日军轰炸机的导航系统。同时,杰克带领飞虎队队员驾驶战斗机升空,与日军轰炸机展开激战。闹闹的绿光在空中形成气流漩涡,让日军轰炸机的飞行姿态变得混乱,投下的炸弹纷纷落在城外的空地上,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杰克趁机发起攻击,击落一架日军轰炸机,其余三架仓皇逃窜。
战斗结束时,太阳已经升到半空。柳江大桥依旧屹立,兵工厂的物资顺利装车,洛埠粮仓安然无恙。百姓们从隐蔽处走出,看到完好无损的设施和被制服的特务,纷纷欢呼起来。工人们继续忙碌着,火车鸣笛启程,朝着前线方向驶去;农民们依旧在收割稻谷,独轮车的轱辘声与远处的机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大后方最动人的旋律。
龙渊走到柳江大桥上,看着桥下奔腾的江水,心中感慨万千。闹闹的绿光轻轻落在江面上,泛起层层涟漪。葫芦传递来“安宁”“希望”的意念,它似乎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抗战的根基,他们没有拿起枪奔赴前线,却用双手创造着物资,用坚韧支撑着胜利的希望。
接下来的几日,龙渊和闹闹留在柳州,协助赵峰清理残余的特务,同时为兵工厂、粮仓和柳江大桥布置了能量预警系统。闹闹的绿光覆盖了这些关键设施,一旦有可疑人员靠近,就会发出警示。工人们渐渐熟悉了这只神奇的葫芦,休息时总会围过来,有的给它讲述自己的经历,有的则拿出家里的土特产,想要感谢它的守护。
有一次,兵工厂突然停电,车间里一片漆黑。闹闹立刻释放出柔和的绿光,照亮了整个车间,工人们借着绿光继续工作,直到电力恢复。老陈握着龙渊的手,激动地说:“龙先生,闹闹先生,你们不仅守护了工厂的安全,还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有你们在,我们一定能造出更多的枪炮,早日把侵略者赶出去!”
龙渊还发现,柳州的百姓们不仅专注于生产,还自发组织了抗日救亡运动。街道上的识字班越来越多,百姓们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学习防空、救护技能;妇女们成立了缝纫队,日夜赶制被服、绷带;孩子们则组成了宣传队,在街头演唱抗日歌曲,朗诵爱国诗篇。闹闹的绿光常常追随着孩子们的身影,为他们的歌声增添几分灵动。
离别的那天,柳州的百姓们自发来到车站送行。老陈带领工人们送上了一面锦旗,上面绣着“守护后方,功不可没”八个大字;老张代表粮仓的工作人员,送上了一袋精心挑选的稻谷;孩子们则献上了自己画的画,画上是一只绿色的葫芦,守护着工厂、粮仓和大桥,背景是飘扬的国旗。
“龙先生,闹闹先生,谢谢你们守护了我们的家园,守护了我们的希望。”一位白发老人握着龙渊的手,眼中含着泪水,“我们虽然只是普通百姓,但我们知道,只要我们坚守后方,努力生产,前线的将士们就有底气,抗战就一定能胜利!”
龙渊看着眼前的百姓们,心中深深明白,抗战的胜利,从来不是靠某个人或某支军队的孤军奋战,而是靠前方将士的浴血奋战,靠后方百姓的坚韧支撑。大后方的每一座工厂、每一片农田、每一个坚守岗位的百姓,都是抗战的底气所在。他们用汗水、泪水甚至鲜血,浇灌着胜利的希望,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后方长城”。
火车缓缓启动,柳州城渐渐远去。龙渊看着胸前的葫芦,闹闹的绿光柔和而明亮,传递来温暖的意念。它收集了大后方百姓的坚韧与善良,收集了工人们的执着与奉献,这些正能量让它的能力更加强大,也让它的守护更具温度。
“闹闹,你看,这就是大后方的力量。”龙渊轻声说,“前线的枪炮需要后方的物资支撑,前线的士气需要后方的安宁鼓舞。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工厂、一个个粮仓,更是民族的根基,是抗战的底气。”
葫芦的绿光闪烁着,仿佛在回应着龙渊的话。它或许不懂复杂的道理,却懂得守护这些勤劳、善良、坚韧的百姓,就是守护这片土地的未来。
火车沿着湘桂铁路前行,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却始终能看到忙碌的百姓、运转的工厂、丰收的农田。龙渊知道,大后方的百姓们不会停下脚步,他们会继续在战火中坚守,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奇迹。而他和闹闹,也将继续奔赴新的战场,守护着这条由无数人用坚韧构筑的抗战生命线。
数日后,第九战区指挥部发来通报,柳州兵工厂当月的枪炮产量大幅提升,洛埠粮仓的粮食顺利转运前线,湘桂铁路畅通无阻,为湘桂边境的防御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薛岳将军在通报中写道:“大后方的坚韧,是抗战最坚实的底气。龙渊与闹闹守护后方生产,守护百姓安宁,功绩卓着,值得铭记。”
龙渊将柳州百姓送的锦旗挂在住处的墙上,每当看到“守护后方,功不可没”八个大字,就会想起柳州城的机器轰鸣、百姓的淳朴笑容。他知道,抗战之路依旧漫长,日军的阴谋还未彻底粉碎,但只要大后方的坚韧不息,只要军民同心,胜利就终将属于中国。
葫芦里的闹闹似乎也明白了这一点,绿光变得更加坚定、明亮。它不再仅仅是战斗的利器、守护的屏障,更成为了大后方百姓坚韧精神的象征,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上最珍贵的希望与底气。而这段守护大后方的经历,也将成为龙渊和闹闹传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与大后方百姓的坚韧一起,永远铭刻在抗战的史册上,激励着后人铭记那段艰难却充满希望的岁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