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尽头的金属门无声滑开,三号停机坪的冷空气裹挟着机油和电离子的气味扑面而来。秦岚的脚步在空旷的廊桥里发出轻微回响,像某种隐秘的节拍器。远处,“极光号”流线型的舰体在泊位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她将手伸进口袋,指尖触到那枚微温的芯片。苏羽的警告在脑海中回响,与眼前这艘船的沉默形成奇异的共振。
舰桥内部比外部更显幽邃。主控台的光标规律性地闪烁着,像沉睡巨兽的呼吸。苏羽背对着入口,站在全息星图前。星图的中央,一个复杂的三维结构正在缓慢旋转——那正是GSS-1残骸的扫描影像。
“他们把它锁起来了。”苏羽没有回头,声音里带着压抑的焦灼,“用的是chiron集团的‘非欧信息锁’。”
秦岚走近了几步。全息影像的核心区域,一个多面体容器清晰可见。它的表面不断折射出异常的光线轨迹,仿佛在嘲弄着欧几里得几何的基本定律。
“非欧信息锁…”秦岚轻声重复。她在影子网络的深处见过这个名词的碎片式记载。那不是普通的密码学产物,而是建立在GSS-1理论基础上的物理加密装置——用扭曲的信息拓扑结构来保护内容物。
苏羽的指尖在全息控制台上快速移动,调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学模型。“看这里。”他指向锁具的核心结构,“信息熵在克莱因瓶式的拓扑中循环,任何传统解密手段都会导致信息在莫比乌斯环里无限迭代。”
他的声音逐渐低沉,带着某种苦涩的认可:“这是我论文里的构想…理论上不可能被破解,除非…”
“除非由设计者本人来解。”秦岚接上他的话。
苏羽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全息光影在他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阴影。
“我从来没想过会面对自己理论的逆用。”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敲击,“这就像…要解开自己设下的心魔。”
秦岚的目光扫过那些流动的数据流。在某个不易察觉的角落,她注意到一个异常的信息涡旋——与苏羽论文中描述的完美模型有着细微的偏差。
“这里。”她指向那个涡旋,“信息流动有断层。”
苏羽凑近细看,呼吸微微急促。“人为修改的痕迹…他们改动了初始参数。”
就在这一刻,终端的时间戳跳到11:47:33。全息影像突然剧烈闪烁,锁具的结构开始自发重组。无数几何碎片在空中旋转、碰撞,发出细微的嗡鸣。
“触发式防御机制。”苏羽快速操作控制台,试图稳定影像,“任何探测行为都会激活它。”
秦岚注视着那些疯狂变换的拓扑结构,忽然注意到一个规律——每次结构重组前,信息流都会在某个特定节点产生短暂的停滞。
“看那个停滞点。”她说,“像不像你论文里提到的‘观测者效应’?”
苏羽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在非欧几何中,观测行为本身会改变系统状态…”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舞,调出新的算法界面,“如果我们不是从外部破解,而是让系统自己暴露漏洞…”
算法开始运行,全息影像中的锁具结构逐渐放缓了变换速度。那些几何面开始像生物膜一样微微颤动,透出一种不稳定的质感。
“它在抗拒。”苏羽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就像有生命一样。”
秦岚想起船长领口那枚徽章,黑底上的三道银弧。特别行动组。退役特种兵。还有这个需要GSS-1理论才能破解的货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