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苏羽理论中描述的几何容差现象。
当她仔细观察时,突然意识到这些异常数据的流向都指向同一个坐标:三号停机坪。
极光号。
秦岚轻轻推开格栅,跃入控制室。她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她快步走向主控制台,将芯片插入接口。
屏幕上的数据流突然加速,然后重新排列。原本杂乱的信息开始按照某种深层的数学规律重组。秦岚注视着这个过程,忽然明白了GSS-1理论的真正含义——它不是简单的漏洞利用,而是对信息本质的理解。
就像看破水流下的暗礁。
控制台突然发出提示音,一个加密通讯窗口自动弹出。苏羽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某个狭窄的空间。
你到了控制室。他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来,带着轻微的电子杂音,比我预计的快了四分钟。
你的理论...秦岚停顿了一下,寻找合适的词语,它不仅仅是计算盲区,对吗?
苏羽的嘴角微微上扬。GSS-1揭示的是系统内在的不完美。任何足够复杂的网络都会产生自相矛盾的点,就像完美的几何图形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
屏幕突然闪烁,苏羽的表情变得严肃。他们正在追踪这个连接。你还有不到三分钟时间。记住,零几何容差区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系统负载变化。
你在哪里?秦岚问道,注意到苏羽身后的背景在轻微晃动。
不重要。现在听好:极光号的登船权限每三十分钟轮换一次。下一次变更在...二十二分钟后。苏羽快速输入指令,秦岚的控制台上显示出一串动态密码。把这个交给船上的AI,它会明白。
通讯开始变得不稳定,苏羽的图像出现裂痕。
苏羽?
按计划进行。他的声音断断续续,记住,盲点不止存在于系统中...
通讯突然中断。
秦岚拔出芯片,控制室陷入沉寂。她转身看向出口,突然意识到苏羽未说完的话——真正的盲点,也许从来都不在机器之间。
她推开门,重新融入通道的阴影中。手中的芯片似乎变得更加沉重,不仅承载着密码,还有那些未说出口的警告。
前方的通道通向三号停机坪,而身后的控制室里,屏幕角落的数据异常仍在持续。就像苏羽的理论所预测的那样,系统的裂缝永远不会真正消失——它们只是在等待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