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金属触感从脚下传来。运输船内部的光线比对接舱更加昏暗,只有应急指示灯在舱壁边缘投下幽绿的光晕。苏羽走在前面,制服肩部的信息联邦徽章在阴影中若隐若现。
空气里飘着消毒剂和机油混合的气味。秦岚的呼吸在面罩内凝结成细小的水珠,每一次吸气都能闻到金属的冰冷。她注意到苏羽的脚步很轻,几乎听不到声音,仿佛早已熟悉这艘船的内部结构。
“三分钟后抵达赤道枢纽。”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
苏羽没有回头,只是抬手在腕表上轻点两下。秦岚感到制服内衬微微震动,一个加密频道已经建立。她听见苏羽压低声音:“枢纽有七十二个出入口,每个都有生物识别和量子扫描。”
运输船开始轻微震动。透过舷窗,火星的赤红色地表正在缓缓旋转,逐渐被一个巨大的环形结构取代。赤道枢纽像一条银色的腰带缠绕在火星赤道上,无数灯光在它的表面流动,如同血管中奔涌的血液。
气密门开启的瞬间,噪音扑面而来。机械运转的轰鸣、人群的脚步声、电子提示音交织成密集的声浪。秦岚眯起眼睛,适应着突然增强的亮度。
他们站在一条悬空的廊桥上。下方是深达数百米的中央大厅,层层叠叠的传送带像银色河流般穿梭,成千上万的人影在光影中流动。天花板是透明的穹顶,火星的两个小卫星正从上方掠过。
“别停下。”苏羽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来,“跟着黄色标识走。”
秦岚低头,发现地面确实有不同颜色的光带在流动。她跟上苏羽的脚步,融入黄色光带指引的人流。周围的人都穿着类似的制服,但肩部的徽章颜色各不相同。她注意到有几个佩戴红色徽章的人站在高处,目光扫视着人群。
他们的脚步必须保持与人群一致的节奏。太快或太慢都会显得突兀。秦岚感到后颈渗出细密的汗珠,制服布料摩擦着皮肤。她强迫自己放松肩膀,像其他人一样微微低头,避免与任何人对视。
通道尽头是一排扫描门。蓝色的光束在每个人经过时从上至下扫过。苏羽突然放缓脚步,让两个推着设备箱的技术人员插到他们前面。
“扫描仪在检测生命体征和神经活动。”苏羽的声音很轻,“放空思绪,就像我们排练的那样。”
秦岚深吸一口气。她想起冰原上的极光,那些在夜空中舞动的绿色光带。当蓝色光束扫过她的身体时,她让自己完全沉浸在那个记忆里——寒冷的风,雪粒打在面罩上的触感,还有远方传来的、若有若无的呼唤。
扫描门发出柔和的提示音。他们通过了。
但更大的挑战就在前方。主大厅像一个巨大的蜂巢,六边形的信息屏遍布每个立面,实时更新着航班信息、货运数据和人员流动统计。秦岚注意到有些屏幕在显示神经活动监测结果,绿色代表正常,黄色代表需要关注,红色代表异常。
苏羽带着她拐进一条侧廊。这里的灯光更加密集,墙壁几乎完全被显示屏覆盖。数据流像瀑布般倾泻而下,各种语言的新闻播报、货运清单、人员档案交替闪现。
“信息过载是他们的安保策略之一。”苏羽说,“普通人在这里待上十分钟就会头晕目眩。”
确实,秦岚已经开始感到太阳穴隐隐作痛。那些闪烁的屏幕不仅显示信息,还在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脉冲,干扰着观察者的思维。她强迫自己专注于苏羽的背影,跟随他制服上那个微微反光的徽章。
他们经过一个环形服务台,六个全息投影的接待员正在同时回答旅客的询问。秦岚听见片段式的对话:“...前往木卫二的航班延误...”“...您的生物样本需要重新扫描...”“...请前往第七检疫站...”
突然,苏羽的脚步微微一顿。秦岚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远处有一队黑色制服的安保人员正在设置临时检查点。他们的肩章是暗红色的,代表枢纽最高级别的安全部队。
“计划有变。”苏羽的声音依然平静,但秦岚能听出其中的紧绷,“跟我来。”
他转向右侧的一条通道,这里的人流明显稀疏。墙壁上的显示屏不再展示公共信息,而是密密麻麻的代码流。秦岚认出那是信息联邦的数据加密格式,但传输速度太快,几乎无法捕捉具体内容。
通道尽头是一扇没有任何标识的门。苏羽将手掌按在门边的感应区,门悄无声息地滑开。里面是一个小型设备间,各种管线在墙壁上交错,发出低沉的嗡鸣。
“我们被标记了。”苏羽关上门,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不是因为我们自己,而是因为这艘船。它刚从地球回来,携带了GSS-1的相关数据。”
秦岚靠在冰冷的金属墙上,感受着震动从墙面传递到她的脊背。“现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