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请叫我武神樱 > 第105章 细节、团队与挨罚

第105章 细节、团队与挨罚(1 / 2)

升入四年级,木叶忍者学校的教学氛围确实为之一变。如果说低年级还带着些许启蒙和打基础的宽松,那么从四年级开始,空气中便弥漫起一股更为接近真正忍者世界的、一丝不苟的严肃气息。课程的核心,正如伊鲁卡老师之前所“预告”的那样,开始无比注重 细节 ,并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强调 团队合作。

手里剑投掷课 不再是简单地命中靶心。伊鲁卡老师会严格要求投掷时手腕发力的角度、手指松开苦无的时机、乃至身体重心的细微调整。他会指着靶子上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微小凹痕说:“看,春野樱同学这一枚,虽然命中红心,但入靶角度偏了三度,这说明她手腕在最后瞬间有轻微的抖动。在实战中,这微小的偏差可能导致苦无从敌人颈边擦过,而不是命中咽喉。” 我自然是故意留下这点“瑕疵”的,既要表现出努力和一定的天赋,又不能完美得引人注目。其他同学则需要在反复练习中,努力消弭这“三度”的偏差。

体术对抗练习 时,老师关注的不仅仅是谁能把谁放倒。他会更仔细地剖析每一个动作:格挡时手臂是否护住了要害,闪避时步伐是否高效且留有后劲,攻击时是否利用了对手的破绽而非一味蛮干。“牙!你的突进速度很快,但注意冲锋路线太直了!如果对手有准备,一枚起爆符就能让你吃亏!” “雏田,你的柔拳掌法很精准,但要注意与队友的配合,你刚才那一掌封穴,差点把替你掩护的志乃也圈进攻击范围。”

团队协作模拟 更是成了家常便饭。我们经常被随机分成三人或四人小组,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在限定时间内,穿越一片设置了各种简易陷阱(绊索、陷坑、伪装网)的小树林,并成功取得“任务物品”(通常是一面小旗子)。在这个过程中,伊鲁卡老师会像幽灵一样跟在附近,仔细观察。

“鹿丸!作为临时队长,你的战术安排很合理,但为什么没有考虑到丁次在狭窄林间移动的不便?团队合作要考虑每一个成员的特点!”

“井野,你的心转身之术时机把握得很好,控制了对方的侦察手,但成功后为什么没有立刻向队友传递情报?信息共享是团队的生命线!”

“鸣人!我知道你个人能力很突出,但这不是个人秀场!你为什么不回应发出的夹击信号?鸣人,你看到队友被两人缠住,为什么只顾着追击自己的目标?”

这种对细节的苛刻要求,以及对团队配合近乎执念的强调,对于那些天性冲动、习惯单打独斗或者缺乏耐心的学生而言,简直是灾难性的,极其不友好。

而在这群“灾难片主角”中,漩涡鸣人同学,凭借其永不枯竭的活力、直线条的思维模式和急于表现自我的性格,稳稳占据着 挨罚学生里的主力 位置。

场景通常是这样展开的:

在一次团队潜入任务中,要求小组无声无息地绕过“敌方”(由高年级学长扮演)的哨卡。我们小组(我,鸣人,还有一位比较沉默的男同学)正潜伏在灌木丛后,观察哨卡的巡逻规律。

“听我指挥,”我压低声音,扮演着临时指挥的角色,“巡逻队有两个,交叉巡逻,中间有大约十五秒的空档。我们等下一轮空档,从左侧那块巨石后面快速通过。”

鸣人一开始还能耐着性子点头,但眼看着巡逻队走来走去,他的耐心迅速消耗殆尽。当巡逻队又一次背对我们时,他忽然眼睛一亮,低吼一声:“太慢了!看我的!” 话音刚落,他就像一只脱缰的野狗(或者说狐狸?),“嗖”地一下就蹿了出去,完全没有按照预定路线,而是选择了一条他认为更近、但完全暴露在另一个哨卡视野范围内的路径。

结果可想而知。

“滴滴滴——!”刺耳的警报声(由忍具模拟)瞬间响起。代表着“敌方”的学长们立刻围了上来,轻松将孤军深入的鸣人“制服”。

伊鲁卡老师的脸黑得像锅底一样走了过来。

“漩涡鸣人!”伊鲁卡老师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我刚才强调了多少遍?团队行动,绝对服从指挥!你的擅自行动,不仅导致你自己被‘俘’,也暴露了你队友的位置,让整个任务彻底失败!”

鸣人通常还会不服气地辩解:“可是……可是那条路明明更近啊!如果速度够快……”

“没有如果!”伊鲁卡老师打断他,“在忍者的世界里,很多时候一次鲁莽的行动,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不仅是你的,还有你同伴的!”

接下来的惩罚,是四年级的“特色项目”。伊鲁卡老师会根据犯错的性质,制定相应的“纠正性训练”。

比如这次,鸣人的惩罚就是:在演习场边缘,重复进行一百次“潜伏-观察-等待时机-信号确认后行动”的完整流程。 每一次,伊鲁卡老师都会在旁边盯着,稍有不对——比如潜伏时衣角露出来了,观察时脑袋晃动了,没等到信号就忍不住动了一下——就要重来。